• [单选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妊娠晚期羊水量<300ml,称为羊水过少

  • 解析:母婴血型不合时,因产生大量胆红素而呈金黄色;胎盘功能减退时,羊水黄色、黏稠;足月妊娠时,羊水约为800ml;足月妊娠时,羊水pH为7.20~7.60;妊娠晚期羊水量<300ml,称为羊水过少。

  • [单选题]当机体患过敏性疾病时,可作为Ⅰ型超敏反应诊断参考的细胞计数是
  • 正确答案 :A
  • 嗜酸性粒细胞

  •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参与Ⅰ型超敏反应,采用白细胞分类计数法或直接计数法。

  •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血中CK一般何时恢复到正常水平
  • 正确答案 :B
  • 3~4d

  • 解析:CK-MB通常在3~8小时出现升高,达峰时在发病后9~30小时,于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

  • [单选题]粪便镜检10个高倍镜视野,最少见5个,最多见10个红细胞,则报告
  • 正确答案 :C
  • 5~10个/HP


  • [单选题]毛蚴孵化法最适用于下列哪种寄生虫卵的检查
  • 正确答案 :D
  • 血吸虫卵

  • 解析:检查钩虫卵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蛲虫卵用透明薄膜拭子法;蛔虫卵用离心沉淀集卵法;血吸虫卵用毛蚴孵化法;阿米巴滋养体直接镜检,要注意保温。

  • [单选题]区别中性中幼、中性晚幼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时,最重要的标志是( )
  • 正确答案 :D
  • 胞核的凹陷程度

  • 解析:中性晚幼粒细胞胞核明显凹陷,但其凹陷程度一般不超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中性中幼粒细胞胞核椭圆形或一侧开始扁平,占细胞2/3~1/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胞核凹陷程度超过假设直径的一半,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以上。

  • [单选题]若要将抗体保存5~10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E
  • 真空干燥保存

  • 解析:采用真空干燥冻干机除去抗血清的水分,封装后可长期保存,一般在冰箱中5~10年内效价不会明显降低。

  • [单选题]下列细胞因子中对早期造血干细胞起正向调控作用的是
  • 正确答案 :A
  • 干细胞因子(SCF)

  • 解析:人们把参与造血正向调控的因子分为两类,主要作用于早期造血干细胞的早期造血因子,包括SCF、FL、IL-3等;作用于后阶段的晚期造血因子,包括G-CSF、GM-CSF、TPO、EPO等。

  • [单选题]骨髓“干抽”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正确答案 :C
  • 多毛细胞白血病(HCL)

  • 解析:多毛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显示:有48%~60%的病历骨髓穿刺呈“干抽”,此处与其他浸润骨的恶性细胞不同,也是诊断特点之一。

  • [单选题]临床免疫室TORCH检测包括哪些病原体
  • 正确答案 :A
  • 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单纯疱疹病毒Ⅱ型、风疹病毒、弓形体

  • 解析:TORCH是指可导致先天性宫内感染及围产期感染而引起围产儿畸形的病原体,它是一组病原微生物的英文名称缩写,其中T(toxopasma,TOX)是弓形体,R(rubella virus,RV)是风疹病毒,C(cyto-megalo virus,CMV)是巨细胞,H(herpes virus,HSV)即是单纯疱疹Ⅰ/Ⅱ型。

  • [单选题]关于超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被T细胞识别时,与MHCⅡ类分子结合

  • 解析:超抗原不需APC处理,只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结合部位在MHC-Ⅱ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外侧,MHC-I类分子不参与作用,T细胞反应频率为5%~20%。

  • [单选题]关于前白蛋白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肝炎发病早期,浓度下降晚于其他血清蛋白

  • 解析:肝损伤早期,PA浓度下降早于其他血浆蛋白改变。

  • [单选题]血小板黏附率降低见于下列哪一种疾病
  • 正确答案 :B
  •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 解析:血小板黏附率降低,反映血小板黏附功能低下,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 [单选题]鉴别原发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最有价值的试验是
  • 正确答案 :B
  • 血浆ACTH测定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的诊断与病变部位判断,A、C、D、E选项都是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的诊断的相关指标,但仅从这些结果并不能判断病变部位,必须结合血浆ACTH才能进行病变部位判断。

  • [单选题]标记免疫技术实际应用时测定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标记物在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信号

  • 解析:一种定性、定量甚至定位测定技术。即用荧光素、放射性核素、酶、发光剂或电子致密物质(胶体金、铁蛋白)作为示踪剂标记抗体或抗原,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而检测相应抗原和抗体。

  • [单选题]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最常见病毒是
  • 正确答案 :D
  • EB病毒

  • 解析:EBV青春期发生原发性感染,约有50%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原发性CMV也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不及EB病毒常见。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r3j34.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中医全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妇产科学(副高) 妇女保健(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69)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口腔医师定期考核 中医学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