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有关连续X线的解释,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连续X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结果

  • 解析:连续放射又称为韧致放射,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结果。连续放射产生出来的X线是一束波长不等的混合射线,其能量(波长)取决于:电子接近原子核的情况、电子的能量、原子核的电荷。

  • [单选题]CT与常规X线检查相比突出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B
  • 密度分辨率高

  • 解析:CT的空间分辨率尚不及平片,常规X线检查同样适合于全身各部位,曝光时间最短者(高频机)可控制到0.5ms,CT扫描尚未达到。CT检查与常规X线检查各有其局限性,定位、定性按其检查部位只能相对比较。但CT的密度分辨率较常规检查明显提高,高约20倍。

  • [单选题]与在X线产生应具备的条件无关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旋转阳极

  • 解析:X线产生必须具备的3个条件:①电子源:通过X线管灯丝通电加热而获得在灯丝周围形成的空间电荷。②电子高速运动:必须使电子高速运动具有动能。通过球管两端施以定向直流高压和维持X线管内高真空来满足。③高速电子骤然减速:是阳极阻止的结果。阳极的作用:一是阻止高速电子产生X线,二是形成高压电路的回路。阳极上接受电子撞击的范围称为靶面,阳极靶一般用高原子序数、高熔点的钨制成。

  • [单选题]螺旋扫描的球管阳极冷却率一般大于
  • 正确答案 :E
  • 1MHU/min


  • [单选题]关于CT发明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奖项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
  • 1972年4月,亨斯菲尔德和安普鲁斯在北美放射年会上宣读了关于CT的第一篇论文,宣布了CT的诞生

  • 解析:1972年4月,亨斯菲尔德和安普鲁斯一起,在英国放射学研究院年会宣读了关于CT的第一篇论文;同年11月,在芝加哥北美放射年会也宣读了他们的论文,并向全世界宣布了CT的诞生。

  •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CT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正确答案 :E
  • 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

  • 解析: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是X线的医学应用之一。

  • [单选题]关于CT发明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 由亨斯菲尔德和安普鲁斯共同发明

  • 解析:CT的发明人是亨斯菲尔德教授。

  • [单选题]螺旋CT扫描技术出现在
  • 正确答案 :D
  • 20世纪80年代

  • 解析:螺旋CT扫描技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为与其后出现的双层和多层螺旋CT相区别,此时的螺旋CT又称为单层螺旋CT。

  • [单选题]左心房平面相当于
  • 正确答案 :E
  • 第7胸椎平面


  • [单选题]CT的优点不包括
  • 正确答案 :E
  • 可做穿刺活检检查

  • 解析:做穿刺活检定位引导是CT在临床的一个应用,并非其优点。

  • [单选题]关于CT对比剂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使组织空间对比度增加

  • 解析:CT对比剂无益于组织的空间对比度。

  • [单选题]CT的应用范围不包括
  • 正确答案 :B
  • CT检查不能包括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器官

  • 解析:CT检查几乎可包括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器官。

  • [单选题]关于CT图像缺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CT的定位诊断常常容易漏诊1cm的病灶

  • 解析:CT的定位诊断常常容易漏诊1cm的病灶。

  • [单选题]CT的应用范围不包括
  • 正确答案 :D
  • 可做人体能量代谢研究

  • 解析:人体能量代谢研究是MRI的影像特点。

  • [单选题]X线的发现者是
  • 正确答案 :A
  • 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

  • 解析:X线被发现的时间:1895年11月8日;发现者: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

  • [单选题]以螺旋CT扫描技术分界,此前的CT扫描方式称作
  • 正确答案 :A
  • 非螺旋CT扫描方式

  • 解析:螺旋CT扫描技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此前的扫描方式称为非螺旋CT扫描方式。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vd796.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神经内科(正高) 血液病(正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卫生毒理(副高)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主管中药师(代码:367) 辽宁初级药师 护士资格 外科主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