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痰鸣音属于
  • 正确答案 :E
  • 粗湿啰音

  • 解析: 湿啰音(水泡音)   气流通过稀薄液体(渗出物、黏液、血液、漏出液、分泌液)时形成水泡并立即破裂时所产生的声音 湿啰音的特点   吸气和呼气都可听到,以吸气末时多而清楚;   部位较恒定,性质不易改变;   大、中、小湿啰音可同时存在;   咳嗽或排痰后可减轻或消失 。

  • [单选题]厥阴病基本病机特点是
  • 正确答案 :B
  • 寒热错杂


  • [单选题]治疗噤口痢,虚实皆可选用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石菖蒲

  • 解析:石菖蒲   性能: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效: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2013   应用:   1.痰蒙清窍,神志昏迷。   2.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   3.噤口痢。可行胃肠之气。常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   4.健忘、失眠、耳鸣、耳聋。   5.声音嘶哑、痈疽疮疡、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证。

  • [单选题]慢性支气管炎发展为肺心病的X线征象是
  • 正确答案 :D
  • 右心室增大

  • 解析:支气管扩张 确诊主要靠胸部CT检查,尤其是高分辨力CT(HRCT)   (1)柱状扩张:可见“轨道征”或“戒指征”;   (2)囊状扩张:可见葡萄串样改变;   (3)扩张的支气管腔内充满黏液栓时,可见“指状征”。   囊状支气管扩张:左侧支气管增粗伴粗细不均,远端支气管呈囊状扩张,状如葡萄串。   支气管扩张   平片、CT表现   3.大叶性肺炎   实变期可见呈肺段性或大叶性分布的密实阴影   4.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   好发部位:两中下肺野的中、内带   X线表现:沿肺纹理分布的、散在密度不均的小斑片状阴影,边界模糊。   放大   5.间质性肺炎   好发部位:两肺,以中、下肺最显著。X线表现:肺纹理增粗、模糊,可呈网状,并伴有小点状影。   6.肺脓肿   致密的实变区中可见含有液面的空洞,周围有较多紊乱的纤维条索状阴影。   CT片:更早、更清楚地显示肺脓肿,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

  • [单选题]下列腧穴中,孕妇应禁针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肩井


  • [单选题]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宜选用
  • 正确答案 :E
  • 败毒散


  • [单选题]既能够治疗蛔虫、蛲虫证,又善疗小儿疳疾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使君子

  • 解析:使君子   功效:杀虫消积。   主治病证:   蛔虫病,蛲虫病。   小儿疳疾。既能驱虫,又能健脾消疳。   用法用量:小儿每岁1~1.5粒,一日总量不超过20粒,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天。   使用注意:   本品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故不宜超量服。   若与热茶同服,亦可引起呃逆、腹泻,故服药时忌饮茶。

  • [单选题]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识痴呆,举止失常,舌苔白腻,最宜诊断为
  • 正确答案 :A
  • 痰迷心窍证


  • [单选题]可用于肝气郁滞之胁肋作痛,又可用于食积不化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青皮

  • 解析:青 皮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 [单选题]既治食积腹痛,又治疝气痛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山楂

  • 解析:山楂   性能: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应用:   肉食积滞证。功善消食化积,能治各种饮食积滞,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泻痢腹痛,疝气痛。炒用兼能止泻止痢。   产后瘀阻腹痛、痛经。能通行气血,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而无积滞者或胃酸分泌过多者均慎用。

  • [单选题]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强调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先安未受邪之地


  • [单选题]研究发现进食障碍与下列哪项密切相关
  • 正确答案 :B
  • 焦虑障碍


  • [单选题]眉间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的骨度分寸是
  • 正确答案 :E
  • 18寸

  • 解析:18寸,手指同身寸定位法:以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来量取腧穴定位方法。可分作以下3种。 1.中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一寸。 2.拇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 3.横指同身寸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四指相并名曰“一夫”,又名“一夫法”。 [手指同身寸.png]

  • [单选题]六味地黄丸和大补阴丸两方组成中均不含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生地黄、怀牛膝

  • 解析:六味地黄丸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大补阴丸的鉴别应用 本方所治之证乃(肝)肾阴虚,虚热内生所致。治当滋补(肝)肾阴。 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肾,养血补肝,填精益髓,为君药。气能化阴,以山药补益脾胃,生化气血,助熟地黄滋补阴血;山茱萸补养肝肾,强健筋骨,固涩精气,共为臣药。滋补之药壅滞气机,以泽泻泻熟地黄浊腻壅滞。茯苓渗湿健脾,既助山药补气健脾益肾,又使山药固脾不恋湿。牡丹皮既能清虚热,又能制约山茱萸使之温不助热,共为佐药。诸药相互为用,使肝肾之阴得补,虚热得除,病证得解。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为三补,茯苓、泽泻、牡丹皮为三泻,三补药作用大于三泻药,三补药以治虚,三泻药使补药不腻,以利滋补药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m740o6.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胸心外科(正高) 耳鼻咽喉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儿童保健(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推拿按摩学主治医师(代码:349) 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1)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 中药学(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