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药物除哪项外均属于乌梅丸的组成
  • 正确答案 :D
  • 槟榔、附子


  • [单选题]石菖蒲、远志的共同作用是
  • 正确答案 :A
  • 开窍宁神

  • 解析:石菖蒲   性能: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效: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2013   应用:   1.痰蒙清窍,神志昏迷。   2.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   3.噤口痢。可行胃肠之气。常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   4.健忘、失眠、耳鸣、耳聋。   5.声音嘶哑、痈疽疮疡、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证。

  • [单选题]妇人肾气虚弱,膀胱气化不行而致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此证称
  • 正确答案 :C
  • 转胞


  • [单选题]医学伦理原则不含
  • 正确答案 :D
  • 胆识


  • [单选题]“太息”的病机是
  • 正确答案 :A
  • 肝气郁结


  • [单选题]下列有关小承气汤证治法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C
  • 润燥软坚

  • 解析:小承气汤证 【原文】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释义】此三条论阳明燥结证的证治。太阳病汗、吐、下后,津液受伤,邪气入里,从阳明燥化;或是阳明病,其人多汗,伤津化燥成实而形成本证。多汗是里热迫津外泄的表现。汗出太多,津液耗伤,邪气化燥成实,燥实结滞,故大便结硬。心烦、谵语为阳明燥热秽浊之气循经上扰心神所致。阳明燥热逼迫津液偏渗,从小便数多一症,可知津液不能还入胃肠,大便必然硬结。 阳明之气旺于日晡所,当阳明燥热内盛时,每于日晡前后正邪斗争激烈,而见发潮热。以上诸证颇类似大承气汤证,但因其脉滑而疾而不是脉沉实,犹恐燥实敛结程度尚浅,故不敢冒然投用大承气汤,而试投小承气汤治之。由于证为里热燥结,气滞胃肠所致,证属里热腑实证,故治宜通便导滞,行气除满。

  • [单选题]想象的基本材料是
  • 正确答案 :C
  • 表象

  • 解析:感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人主要的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   联觉   感觉补偿   掩蔽   感觉后像  

  • [单选题]“阳胜则阴病”其证候性质是
  • 正确答案 :E
  • 实热伤阴证


  • [单选题]支饮的临床主症是
  • 正确答案 :C
  •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

  • 解析:苓桂术甘汤证 原文: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病因病机:心下即胃之所在,胃中有停饮,故胸胁支撑胀满,饮阻于中,清阳不升,故头目眩晕。 证候:胸胁支满、目弦,或伴有小便不利。 辨证:脾阳不足,痰饮内停。 治则:温阳蠲饮,健脾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

  • [单选题]小青龙加石膏汤中石膏用量为
  • 正确答案 :D
  • 二两


  • [单选题]苏合香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 正确答案 :A
  • 香附

  • 解析:苏合香丸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寒痰郁闭心窍所致。治当芳香开窍,行气止痛。 方中苏合香、冰片、麝香、安息香、青木香、香附、白檀香、丁香、沉香、荜茇,芳香开窍醒神,行气解郁化浊,散寒止痛。心主血,以熏陆香活血化瘀,芳香解毒。气主动,以白术健脾益气。辛散耗气,以诃子固守敛气,助白术扶助正气,兼防芳香辛散太过。水牛角清心解毒,兼防辛温燥化。朱砂重镇安神,并制约温燥芳香太过。诸药配伍,以奏芳香开窍,行气止痛之效

  • [单选题]治疗肝阳上亢头痛可选用的腧穴是( )
  • 正确答案 :D
  • 太冲


  • [单选题]患者头胀且痛,胸闷,口不渴,身重而痛,发热体倦,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濡缓。其证候是
  • 正确答案 :C
  • 伤湿


  • [单选题]据《素问·六节藏象论》,心的阴阳属性是
  • 正确答案 :A
  • 阳中之太阳

  • 解析:《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论五脏的阴阳属性,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五脏所在的位置,膈上胸腔属阳,膈下腹腔属阴,故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二是五脏的五行属性及与四时相通关系,如心属火,其气通于夏,故为太阳;肺属金,其气通于秋,故为少阴;肾属水,其气通于冬,故为太阴;肝属木,其气通于春,故为少阳;脾属土,应于长夏,称为至阴。

  • [单选题]心烦失眠,腰酸梦遗,头晕,舌红少苔,宜诊断为
  • 正确答案 :D
  • 心肾不交证


  • [单选题]目赤肿痛之外感风热者,宜配用
  • 正确答案 :B
  • 少商、上星

  • 解析: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泻风热,消肿定痛。以手阳明、足厥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睛明 太阳 风池 合谷 太冲 配穴 风热者,加少商、上星;肝胆火盛者,加行间、侠溪。 操作 毫针泻法。少商、太阳、上星点刺出血。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m79yye.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中医妇科学(正高)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3)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公卫医师定期考核 MRI医师 妇产科主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