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精氨酸

C

题目:NO生成的底物分子是( )

解析:考点:NO的生成。NO和酶催化精氨酸生成瓜氨酸和NO。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被间日疟原虫(除外环状体)寄生的红细胞的变化为( )
  • 红细胞涨大、色淡,有薛氏小点


  • [单选题]关于白喉毒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是一种细胞毒素


  • [多选题]下面抑制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C3转化酶形成的补体调节因子有 ( )
  • I因子

    C4bp

    MCP

    DAF

  • 解析:I因子: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在C4bp、H因子和膜辅助因子蛋白等调节因子协同作用下,能使C4b和C3b裂解失活,从而对经典的替代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产生抑制作用。I因子缺陷可使患者反复发生细菌性感染。)C4结合蛋白:能与C4b结合,辅助I因子裂解液相中的C4b;竞争抑制C2和C4b的结合,阻止经典途径C3转化酶(C4b2b)形成;从C4b2b中解离置换C2b,加速经典途径C3转化酶衰变失活。膜辅因子蛋白(MCP):广泛分布于血细胞和其他细胞表面,为单链穿膜糖蛋白。它能上述细胞表面结合的C4b/C3b作用,协助I因子将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结合的C4b/C3b裂解灭活,保护正常自身细胞免遭补体激活介导的损伤。促衰变因子(DAF):分布与膜辅助因子蛋白相同,为单链穿膜蛋白。其主要作用是:①可竞争抑制B因子与C3b结合,阻止替代途径的C3转化酶形成;②能从C4b2b和C3bBb复合物中快速解离C2b和Bb,使瞬间形成的C3转化酶立即自发衰变,保护正常组织细胞不会由于补体激活而被溶解破坏。

  • [单选题]成团脱落的黏液柱状上皮细胞可呈 ( )
  • 蜂窝状


  • [多选题]HCV RNA检测的临床意义包括
  • 作为是否感染HCV的可靠依据

    有利于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定量检测HCV RNA可判断HCV的传染性及病毒复制情况,进行病情评估、判断患者预后等

    动态监测HCV RNA量可评价抗病毒药物的疗效

  • 解析:HCV-RNA,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 C,HCV)是一小的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HCV基因组为一长的开放读码框架(ORF),在其两侧的5′和3′均有非编码区,从5′端开始,编码区由7个基因区组成,即C、E1、E2、NS1、NS2,NS3、NS4和NS5,C区编码核衣壳蛋白,E1区和E2/NS1区编码包膜蛋白。包膜区基因是基因组变异最大的部分,故迄今HCV感染者几乎均检测不到对HCV的中和抗体可能与此有关,也可能是引起HCV易持续感染和疾病慢性化的一个原因。NS2~NS5编码非结构蛋白,其中有的功能还不很清楚。NS3编码螺旋酶和蛋白酶,NS3蛋白抗原性强,产生的抗体具有重要诊断价值。NS5编码依赖RNA的RNA多聚酶,NS5蛋白抗体阳性似乎与病毒活动有关。HCV RNA检测的临床意义:1. 作为是否感染HCV的可靠依据 2. 有利于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3. 定量检测HCV RNA可判断HCV的传染性及病毒复制情况,进行病情评估、判断患者预后等 4. 动态监测HCV RNA量可评价抗病毒药物的疗效

  • [多选题]成分输血的优点 ( )
  • 疗效好

    副作用小

    节约血液资源

    便于保存和运输

    降低输血传染病的发生

  • 解析:成分输血的优点: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便于保存和运输,降低输血传染病的发生。

  • [单选题]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构象的特点是( )
  • 以上都不是

  • 解析:考点:α-螺旋特点。多肽链的主链围绕中心轴做有规律的螺旋式上升,螺旋的走向为顺时针方向(右手螺旋);每3.6个氨基酸旋转一周,螺距0.54nm;侧链R伸向螺旋外侧;氢键是稳定α螺旋结构的主要作用力。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mkvy1e.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呼吸内科(正高) 中医儿科学(正高) 护理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1)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口腔医师定期考核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中药学(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