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心与肾的关系
B
题目:“水火既济”是指
解析: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心肾阴阳水火既济与心血肾精之间的依存关系。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必须下降于肾,助肾阳以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助心阴以濡心阳,使心火不亢,如此维持心肾阴阳水火协调平衡,称“水火既济”、“心肾相交”。故此题应选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中国药典》规定,吸入用混悬型气雾剂的粒度应为
5μm以下
解析:本题考点是气雾剂、喷雾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气雾剂给药是否达到或保持在肺泡中,主要取决于粒子的大小。《中国药典》规定,中药吸入混悬型气雾剂的药物粒径大多数应在5μm以下,粒径大于10μm的粒子不得超过10粒。所以选择D。
[单选题]半夏炮制品中善于止呕的是( )
姜半夏
解析:姜半夏增强了降逆止呕作用,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
[单选题]聚山梨酯-80可作为中药注射液的
增溶剂
解析:为了提高注射液中药物的溶解度,或制备乳状液型、混悬液型注射液的需要,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可考虑加入适量的增溶剂或乳化剂、助悬剂等。除另有规定外,供静脉用的注射液,慎用增溶剂;椎管内注射用的注射液,不得添加增溶剂。常用增溶剂有聚山梨酯80、蛋黄卵磷脂、大豆磷脂等;聚山梨酯80、大豆磷脂、蛋黄卵磷脂也可用作乳化剂;甘油可用作助悬剂。答案选D
[单选题]鸡血藤区别于大血藤的主要性状特征是
木质部与韧皮部相间排列3~8层,呈偏心性半圆状环
解析:本题考查鸡血藤断面特征。鸡血藤木质部与韧皮部相间排列3~8层,呈偏心性半圆状环。大血藤皮部呈红棕色,有6~8处向内嵌入木质部。
[单选题]痰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的原因是
痰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解析:痰饮致病的特点有:症状复杂,变幻多端。从发病部位言,饮多见于胸腹四肢,与脾胃关系较为密切;痰之为病,则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处不到,与五脏均有关系,其临床表现也非常复杂。一般说来,痰病多表现为胸部痞闷、咳嗽、痰多、恶心、呕吐、腹泻、心悸、眩晕、癫狂、皮肤麻木、关节疼痛或肿胀、皮下肿块,或溃破流脓,久而不愈。饮之为害,多表现为咳喘、水肿、疼痛、泄泻等。总之,痰饮在不同的部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变幻多端,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咳、喘、悸、眩、呕、满、肿、痛八大症。故此题应选E。
[多选题]藤黄的炮制方法有
山羊血制
荷叶制
豆腐制
解析:藤黄为藤黄科植物藤黄所分泌的胶质树脂。处方用品有生藤黄、制藤黄。①生藤黄:将原材料除去杂质,轧成粗粒或打成小块。②制藤黄:a.豆腐制:大块豆腐,中间挖一长方形槽,将药置槽中,再用豆腐盖严,置锅内加水煮,煮至藤黄熔化后,取出放凉,待藤黄凝固,除去豆腐即得。或将定量豆腐块中间挖槽,把净藤黄粗末放入槽中,上用豆腐覆盖,放入盘中用蒸笼加热,蒸至藤黄全部熔化,取出,放凉,除去豆腐,干燥。每100kg净藤黄,用豆腐300kg。b.荷叶制:取荷叶加10倍量水煎1小时,捞去荷叶,加入净藤黄煮至烊化,并继续浓缩成稠膏状,取出,凉透,使其凝固,打碎。每100kg净藤黄,用荷叶50kg。c.山羊血制:取净藤黄与鲜山羊血同煮5~6小时,取出,拣出山羊血,晾干。每100kg净藤黄,用山羊血50kg。答案选ABD
[单选题]可以达到肺泡的雾粒粒径应在
2μm以下
解析:本题考点是气雾剂的吸收及其影响因素。吸入气雾剂给药是否达到或保持在肺泡中,主要取决于粒子的大小。粒径3~10μm者多沉积于支气管;2μm以下的雾化微粒可以达到肺泡,但粒径过细会随呼气排出。吸入气雾剂的雾粒粒径大小应控制在10μm以下,其中大多数应在5μm以下。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148r.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