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脊髓胸段

A

题目: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中枢性瘫痪的病变部位是

解析: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中枢性瘫痪的病变部位是脊髓胸段:双下肢周围性瘫痪的病变部位是马尾:四肢中枢性瘫痪的病变部位是脊髓高颈段。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50岁。突发心悸1小时,20年前曾诊断为“预激综合征”。查体:BP70/50mmHg,心率190次/分,律绝对不齐。心电图示QRS波宽大畸形。该患者最佳治疗措施是( )
  • 同步直流电复律

  • 解析:同步直流电复律适应于心房颤动:①房颤持续时间1年以内。病因可能包括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及其他较少见病因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特发性房颤等;②快速心房颤动用药物控制不满意,患者有明显不适症状;③原发病经治疗或手术后仍有房颤持续者,如甲亢基本得到控制后,心脏手术后;④预激综合征合并的快速房颤。

  • [单选题]肺癌的转移方式中,下列何者正确
  • 未分化癌早期出现血行,淋巴转移

  • 解析:未分化癌的恶性度高,生长快,较早发生淋巴道和血道广泛转移;对放疗和化疗均较敏感,但预后最差。

  • [单选题]直接调节甲状腺素产生与分泌的激素是
  • 促甲状腺激素

  • 解析:甲状腺素分泌受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反馈性调节和控制。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可以促进甲状腺的生长、促进甲状腺素的分泌和合成。正确答案为B。

  • [单选题]中心性发绀可见于
  • 气胸

  • 解析:中心性发绀分为:①肺性发绀:见于各种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如呼吸道阻塞、肺实质与间质疾病、胸膜疾病如气胸、肺血管疾病等;②心性混血性发绀:见于右向左分流的先心病。周围性发绀分为:①淤血性发绀: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局部病变如上腔静脉综合;②缺血性发绀:见于严重休克。故正确答案为A。

  • [单选题]男孩,14岁。中午参加聚餐,晚上开始发热,腹泻,初为水样便。后为黏液脓血便,呕吐3次,粪镜检WBC30~40/HP,RBC4~8/HP,吞噬细胞1~2/HP,最可能的诊断是
  • 急性细菌性痢疾

  • 解析:"晚上开始发热,腹泻,初为水样便。后为黏液脓血便,呕吐3次"提示急性细菌性痢疾可能,细菌性痢疾是小儿较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由痢疾杆菌所致。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含粘液、脓血的稀便为其主要症状。起病急,发烧39℃以上,继之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开始时为稀便或水样便,以后大便次数增多,但便量逐渐减少,并且转变为粘液便或脓血便,一般每日10~20次,严重者可达20~30次,大便时里急后重感(大便时有下坠感、排便不尽感)明显。克罗恩瘸的病变呈节段分布,与正常肠段相互间隔,界限清晰,呈跳跃区的特征;急性病毒性肠炎粪镜检无或者偶见少量白细胞。

  • [单选题]对于社区诊断描述正确的是
  • 通常采用的是流行病学方法

  • 解析:社区诊断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收集必要的资料,通过科学、客观地方法确定.并得到社区人群认可的该社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6362k.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康复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放射医学技术(正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妇产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0)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心理治疗主治医师(代码:386) 药学(师)(代码:201) 住院医师规培(耳鼻咽喉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