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生物转化的主要部位是
  • 正确答案 :A
  • 肝脏

  • 解析:生物转化的主要部位在肝脏,另外,胃肠道、肺、血浆也有部分生物转化作用。

  • [单选题]哪个不是脱落上皮细胞增生的特点
  • 正确答案 :E
  • 胞体明显肿胀

  • 解析:增生的细胞形态特点是:①胞核增大,可见核仁;②胞质量相对较少,嗜碱性,核胞质比略大;③少数染色质形成小结,但仍呈细颗粒状;④核分裂活跃,可出现双核或多核。选项中只有E不符合脱落细胞增生的特点。

  • [单选题]血清总蛋白的测定方法是
  • 正确答案 :A
  • 双缩脲法

  • 解析:本题考查血清总蛋白测定常用的方法,血清总蛋白测定一般采用双缩脲比色法,它是目前首先推荐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 [单选题]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检测HLA的方法又称为
  • 正确答案 :D
  •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

  • 解析:血清学分型借助的是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microlymphocytotoxicity test)或称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complement dependent cytotoxicity test,CDC).取已知HLA抗血清加入待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作用后加入兔补体,充分作用后加入染料,着染的细胞为死亡细胞,依据特异性抗体介导的补体系统对靶细胞溶解的原理,待检淋巴细胞表面具有已知抗血清所针对的抗原。

  • [单选题]下列对血清中酶活力的测定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E
  • 与底物浓度无关

  • 解析:酶促反应中需要最适pH、温度及过量的底物,反应速度可用一定时间内产物生成量或底物消耗量来反映。

  • [多选题]引起极性化合物组分的保留值增大的参数改变是
  • 正确答案 :BDE
  • 采用极性柱

    降低柱温

    降低载气流速


  • [单选题]作用于细胞内受体的激素是( )
  • 正确答案 :C
  • 类固醇激素

  • 解析:考点:激素水平的调节。胞内受体激素为类固醇激素、甲状腺激素等,脂溶性较强,可透过细胞质膜,以靶细胞质或细胞核中的特异蛋白质作为受体,发挥调节作用。

  • [单选题]当RDW增大时,说明红细胞
  • 正确答案 :D
  • 大小不均一性

  • 解析: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反映样本中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程度,即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

  • [单选题]患伤寒病后,带菌者最常见的带菌部位是
  • 正确答案 :A
  • 胆囊

  • 解析:伤寒沙门菌感染后常见的带菌部位是胆囊。

  • [单选题]亚硝酸造成的DNA的损伤是( )
  • 正确答案 :E
  • 使C脱氨成U

  • 解析:考点:碱基修饰剂。亚硝酸能使碱基脱氨基,腺嘌呤脱氨基成为次黄嘌呤,胞嘧啶脱氨基成为尿嘧啶。

  • [单选题]生物转化中最主要的第一相反应是( )
  • 正确答案 :E
  • 氧化反应

  • 解析:考点:生物转化。肝内生物转化作用包括两相反应,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第二相反应为结合反应,可与葡萄糖醛酸、硫酸、乙酰基、谷胱甘肽等物质结合。第一相反应中氧化反应为最主要的反应。

  • [单选题]肝硬化时,血清中酶的活性常下降的是
  • 正确答案 :C
  • CHE


  • [单选题]有关肝药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正确答案 :E
  • 主要在肝细胞的线粒体上


  • [单选题]当培养液内色氨酸浓度较高时,色氨酸操纵子将处于( )
  • 正确答案 :B
  • 阻遏表达


  • [单选题]不属于免疫球蛋白增殖性疾病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 解析: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可由慢性炎症、伤寒、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转移癌等引起,浆细胞增多但一般不超过15%且无形态异常,不伴有M蛋白。

  • [单选题]患儿,男,2岁。因急性腹泻3小时来门诊求治。粪常规示:白细胞满视野,红细胞20~25/HP,巨噬细胞5~8/HP。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B
  • 急性细菌性痢疾

  • 解析:患儿急性起病,大便中含红、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急性菌痢的典型表现。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9d4g9.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肿瘤内科(正高) 放射医学(正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传染病学(副高) 重症医学(副高)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住院医师规培(内科) 住院医师规培(眼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