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哪种说法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
  • 正确答案 :B
  • 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 解析:恶性组织细胞病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特点是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器官和组织中出现形态异常的恶性组织细胞的灶性增生,常伴有明显的吞噬血细胞的现象。其临床起病急骤,以高热,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出血,黄疸和进行性衰竭为主要特征。病程较短,多在半年内死亡。

  • [单选题]以下关于器官移植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肝脏移植是临床开展最早、应用最多和效果最佳的一种器官移植

  • 解析:肾脏移植是临床开展最早、应用最多和效果最佳的一种器官移植。

  • [单选题]血清游离镁约占血清镁
  • 正确答案 :A
  • 1/2

  • 解析:血清镁中游离镁约占55%,镁盐15%,与蛋白结合镁30%。

  • [单选题]荧光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相同的有
  • 正确答案 :C
  • 目镜

  • 解析:荧光显微镜的光源、物镜、滤板、聚光器与普通显微镜的不同。

  • [单选题]冷凝集试验正常参考值是
  • 正确答案 :B
  • <1:40

  • 解析:冷凝集试验阳性主要见于冷凝集素综合症患者,流行性感冒、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均可引起冷凝集素效价继发性增高。冷凝集试验正常参考值是<1:40。

  • [单选题]经沙氏培养基培养后,以下哪项不是絮状表皮癣菌的特点
  • 正确答案 :D
  • 无厚壁孢子

  • 解析:絮状表皮癣菌在沙氏培养基上培养后,菌落初为白色鹅毛状,以后转变为黄色粉末状,镜下可见球拍状菌丝、卵圆形或巨大棒状薄壁大分生孢子,无小分生孢子,在陈旧培养物中可见厚壁孢子。

  • [单选题]离子交换层析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物质
  • 正确答案 :D
  • 离子交换不同

  • 解析:考查离子交换层析的原理。离子交换层析固定相是离子交换剂,根据各组分与离子交换剂亲和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 [单选题]急性肝萎缩、磷中毒或白血病患者尿液中可出现下列哪项结晶( )
  • 正确答案 :C
  • 亮氨酸或酪氨酸结晶

  • 解析:亮氨酸和酪氨酸的结晶为蛋白分解产物,可见于组织大量坏死的疾病,如:急性肝坏死、急性磷中毒、糖尿病性昏迷、白血病、伤寒等。

  • [单选题]关于再障的诊断标准,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C
  • 可有肝脾肿大

  •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及鉴别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多部位取材结果至少一个部位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非造血细胞增多;如增生活跃,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一般无肝脾肿大;排除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

  • [单选题]与散射光强度成反比的是
  • 正确答案 :A
  • 入射光波长

  • 解析:散射光强度与颗粒的分子量、数目、大小及入射光强度成正比,与微粒至检测器的距离、入射光波长成反比,因此使用高强度光源,如激光、较短波长的入射光,可提高检测灵敏度。

  • [单选题]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①以人为本,践行宗旨;②遵纪守法,依法执业;③尊重患者,关爱生命;④优质服务,医患和谐;⑤廉洁自律,恪守医德;⑥严谨求实,精益求精;⑦爱岗敬业,团结协作;⑧乐于奉献,热心公益。请选择正确:
  • 正确答案 :E
  • 以上都是


  • [单选题]二氧化碳法培养细菌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为
  • 正确答案 :C
  • 5%~10%

  • 解析:二氧化碳法培养细菌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为5%~10%。

  • [单选题]真菌在微生物中属
  • 正确答案 :E
  • 真核单细胞型微生物和多细胞型微生物

  • 解析:真菌是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按形态可分为单细胞型和多细胞型两大类。

  • [单选题]梅毒感染时可引起哪种细胞增多
  • 正确答案 :A
  • 中性粒细胞

  • 解析:当机体出现急性感染或炎症:如化脓性球菌、某些杆菌、螺旋体(如钩端螺旋体和梅毒等)、寄生虫(如肺吸虫等)会引起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o94gk.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骨外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正高) 外科护理(正高) 职业病学(副高)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7) 神经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0) 口腔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3)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