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C
题目:男,6岁,反复咳喘1年伴面色苍白,曾咯血2次,按肺炎治疗。查体:体温37.5℃,精神弱,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Hb 80g/L。胸片提示双肺网点状阴影,PPD(+)。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好发于儿童和年轻人,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咳嗽、咯血和气促。咯血持续数小时或数天,逐渐自行缓解,此时除脸色苍白、疲乏外,基本无症状,但数周、数月后又可复发。胸部体征多无异常。胸部X线示两肺门或中下内带散在小结节阴影,严重者可融合成毛玻璃片状阴影。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该患儿3岁以后仍反复哮喘发作,若对吸入小剂量激素有效,应选择长期吸入,时间为
6个月至2年或更长
[单选题]入院后患儿出现撞头、尖叫、烦躁不安,呕吐加重,此对应立即给予
20%的甘露醇0.25~0.5g/kg快速静滴
[多选题]足月的新生儿正常分娩后心肺会按怎样的步骤发生变化?
动脉导管闭合
清除肺泡里的肺液
肺充气扩张
肺动脉开始张开
[单选题]婴儿出生后1~2个月时,喂母乳需
按需喂哺
[多选题]骨髓外造血具有的特点是
肝、脾、淋巴结肿大
病因去除后造血可恢复正常
外周血中可出现幼红细胞及幼稚中性粒细胞
常见于造血需要增加时
解析:BCDE。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或)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髓外造血”,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恢复正常。
[多选题]男,3岁半,间断发热20天。体检:颈淋巴结肿大如蚕豆大,肝肋下5cm,脾肋下4cm,血红蛋白89g/L,白细胞23×109/L,血小板45×109/L,最可能的诊断()。
急性白血病
解析:标准答案:C
[单选题]女孩,8个月。吃奶后频繁呕吐2天,检查发现病儿眼神呆滞,意识模糊,前囟隆起。脑脊液检查白细胞数900×106/L,糖2.0mmol/L,氯化物109mmol/L,蛋白0.72g/L。
化脓性脑膜炎
[单选题]有关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是
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致呼吸困难
解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病机制是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致呼吸困难;肺缺氧组织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纤维蛋白沉着于肺泡表面形成透明膜。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w1rl6.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