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胃肠道反应

C

题目:强心苷中毒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常用的国外药典叙述错误的是
  • 国际药典对世界各国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 解析:答案:D。药典:美国药典简称USP,现行版为第31版(2008年),英国药典简称BP.日本药局方简称JP国际药典仅作为各国编纂药典时的参考标准。

  • [单选题]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
  • 透过完整表皮进入真皮和皮下组织,被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入血

  • 解析: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透过完整表皮进入真皮和皮下组织,被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入血。

  • [单选题]下列哪个不是片剂质量检查的指标
  • 流变学性能

  • 解析:答案:D。含量准确、重量差异小;硬度适宜;色泽均匀,完整美观;在规定贮藏期内不得变质;一般口服片剂的崩解度和溶出度应符合要求;符合卫生学检查的要求。对于某些片剂还有各自的要求,如小剂量药物片剂应符合含量均匀度检查要求,植入片应无菌,口含片、舌下片、咀嚼片应有良好的口感等。

  • [单选题]与混悬剂微粒沉降速度无关的因素是
  • 混悬剂的给药途径

  • 解析: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混悬剂中的微粒受重力作用产生沉降时,其沉降速度服从Stoke`s定律:式中,V—为沉降速度,cm/s;r—为微粒半径,cm;ρ1和ρ2—分别为微粒和介质的密度,g/ml;g—为重力加速度,cm/s2;η—为分散介质的粘度,泊=g/cm?s,l泊=0.1Pa?s。由Stokes公式可见,微粒沉降速度与微粒半径平方、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成正比,与分散介质的粘度成反比。混悬剂微粒沉降速度愈大,动力稳定性就愈小。增加混悬剂的动力稳定性的主要方法是:①尽量减小微粒半径,以减小沉降速度;②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以减小固体微粒与分散介质间的密度差,这就要向混悬剂中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在增加介质粘度的同时,也减小了微粒与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同时微粒吸附助悬剂分子而增加亲水性。混悬剂中的微粒大小是不均匀的,大的微粒总是迅速沉降,细小微粒沉降速度很慢,细小微粒由于布朗运动,可长时间悬浮在介质中,使混悬剂长时间地保持混悬状态。

  • [单选题]患者,男性,60岁。在洗浴时昏倒,被人发现送来急诊,查体:昏迷状,血压170/100mmHg,口唇呈樱桃红色,两肺满布湿鸣,双侧巴氏征(+)。初步诊断可能是
  • 一氧化碳中毒


  • [单选题]卡马西平属于
  • 抗癫痫药


  •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降糖作用最强者为
  • 格列本脲


  • [单选题]为了促进药物在直肠的吸收一般用下列哪一物质调节pH值
  • 磷酸液

  • 解析:磷酸盐(phosphate)是磷酸的盐,在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地质化学上是很重要的物质。一般用于促进药物在直肠的吸收的作用,磷酸盐是几乎所有食物的天然成分之一,作为重要的食品配料和功能添加剂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中。

  • [单选题]细胞壁的化学组成较复杂,主要成分是
  • 肽聚糖

  • 解析: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peptidoglycan),又称粘肽(mucopetide)。细胞壁的机械强度有赖于肽聚糖的存在。合成肽聚糖是原核生物特有的能力。肽聚糖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酸两种氨基糖经β-1.4糖苷键连接间隔排列形成的多糖支架。在n-乙酰胞壁酸分子上连接四肽侧链,肽链之间再由肽桥或肽链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机械性很强的网状结构。各种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支架均相同,在四肽侧链的组成及其连接方式随菌种而异。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10eo.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护理学(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血液病学(副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 内分泌学主治医师(代码:309)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正畸科) 中药学(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