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药物过敏性口炎

C

题目:患者,男,25岁。因咽痛服双黄连片后,舌背起疱,破溃后疼痛难忍,进食受限来诊。以往曾有类似病史,并因口服双黄连片后发生。查舌背黏膜表面可见0.8cm×1.2cm界限清楚的糜烂面,表面渗出较多。

解析:4.患者因咽痛服增效双黄连片后出现一系列口腔症状,且既往有类似病史,故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就是药物过敏性口炎。在采集病史时应特别注意询问药物过敏史及服药史。嗜酸细胞直接计数对确诊最有帮助。该疾病治疗首先应避开抗原物质,即过敏源。停用、停食可疑致敏的药物、食物,尽量避开能致敏的动物、植物、化工原料等物质。多饮水,以加速致敏物的排出。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常用麻醉剂2%普鲁卡因液,一次注射量为2~4ml,不能超过
  • 50ml


  • [单选题]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


  • [单选题]牙体缺损除对牙髓、牙周及咬合等产生不良影响外,还包括
  • 以上均为不良影响


  • [单选题]下列关于上颌窦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早期即有明显的骨质破坏


  • [单选题]关于牙根拔除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使用牙挺时不应以腭侧骨板作支点

  • 解析:根的折断部位比较低,根钳无法夹住时,应使用牙挺将其挺出。应选用能进入牙槽窝并能达一定深度的牙挺,挺刃的大小、宽窄应与牙根相适应。其支点应为牙槽间隔,或腭侧骨板。故D选项不正确。

  • [单选题]细菌对氨基苷类抗生素形成耐药的主要原因是
  • 细菌产生了钝化酶

  • 解析:细菌对氨基苷类抗生素可呈自然的和获得性耐药,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相互间存在部分或完全的交叉耐药。耐药性主要通过质粒介导产生钝化酶,使它们结构中的游离羟基磷酸化或核苷化,使游离氨基乙酰化,从而失去抗菌活性,该类多种抗生素可被同一种酶钝化,而同一种该类抗生素又可被多种酶钝化。

  • [单选题]氯丙嗪引起的血压下降不能用什么药来纠正
  • 肾上腺素

  • 解析:氯丙嗪可阻断外周α肾上腺素受体、直接扩张血管,引起血压下降。肾上腺素可激活α与β受体产生心血管效应。氯丙嗪中毒引起血压下降时。用肾上腺素后仅表现β效应,结果使血压更为降低,故不宜选用。

  • [单选题]有瘘性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应是
  • 根管治疗

  • 解析:临床上慢性有瘘性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法首选根管治疗术,通过清创、机械和化学的预备,彻底清除感染的牙髓、牙本质,并严密地充填根管,隔离对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从而达到防止根尖周组织再次感染、促进根尖周组织愈合的目的。故选B。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12987.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泌尿外科(正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 烧伤外科学(副高) 计划生育(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心理治疗主治医师(代码:386)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影像)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眼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