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肝、脾、肾

A

题目:脑梗死病位在脑,涉及的脏腑是

解析:中风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其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脑之神明失用。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
  • 循环贯注

  • 解析:十二经脉分布于全身的内外上下,其中的气血阴阳是流动不息,循环贯注的。

  • [单选题]临床怀疑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是由于胃炎所导致,为了确诊应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
  • 急诊胃镜检查

  • 解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原因不明者,在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稳定病情后均可接受紧急内镜检查和止血治疗。吞线试验:适用于不能耐受X线、内镜或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人。纤维内镜检查:是确诊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手段。一般在24-48h内进行急诊内镜检查,同时还可以经内镜进行紧急治疗。

  • [单选题]患者,男,56岁。右侧肩关节疼痛一周。疼痛部位以肩前部为主,肩前部压痛明显。其经络辩证是
  • 手阳明经证

  • 解析:此类型题以病案的形式体现,应抓住主要信息,此题主要信息即是肩前部,而手阳明大肠经循次,故选之。

  • [单选题]萆薢具有的功效是
  • 祛风除痹

  • 解析:萆藓:性平,味苦。功效:利湿去浊,祛风除痹。主治: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 [单选题]构成传染的最基本因素是
  • 病原体

  • 解析: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这三环节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才能形成流行过程。如果缺乏某一环节或阻断三者的相互联系,流行过程就会被中断。最基本的因素是具备病原体。

  • [单选题]能够抑制菌体的RNA聚合酶,从而阻碍mRNA的合成,对结核菌A、B、C三种菌群均有作用,并常与INH联合应用的抗结核药物是
  • 利福平

  • 解析:利福平:为利福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是广谱抗生素。其杀灭结核菌的机制在于抑制菌体的RNA聚合酶,从而阻碍mRNA的合成。本药对细胞内、外代谢旺盛和偶尔繁殖的结核菌(A、B、C菌群)均有作用,常与异烟肼联合应用。

  • [单选题]知母具有的功效是( )
  •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 解析:知母的功效是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阴虚燥咳,骨蒸潮热,阴虚消渴,肠燥便秘。

  • [单选题]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中为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应当( )
  • 采取卫生预防措施

  • 解析: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中为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应当采取卫生预防措施。

  • [单选题]突然昏倒,口吐白沫,目睛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其临床意义是( )
  • 肝风夹痰,上蒙清窍

  • 解析:痫病是由先天或后天因素,使脏腑受伤,神机受损,元神失控所导致的,以突然意识丧失,发则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发作性疾病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858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输血技术(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环境卫生(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代码:350) 微生物检验技术(师)(代码:212)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