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脊椎病变,除哪项外,脊椎叩痛常为阳性
正确答案 :D
骨质增生
解析:叩击痛阳性可见于脊椎结核、骨折及椎间盘突出、棘间韧带损伤。
[单选题]慢性肾炎中,由急性肾炎转变而来的是( )
正确答案 :B
少数
解析:慢性肾炎是一组多病因的慢性肾小球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但多数患者病因不明,与链球菌感染并无明确关系,据统计仅少数(15%~20%)从急性肾小球肾炎转变而至。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独活寄生汤的辨证要点( )
正确答案 :B
五心烦热
解析::本方为治疗风寒湿痹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之常用方。以腰膝冷痛,关节屈伸不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单选题]患者,男,27岁,近3月来出现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伴顽固性腹泻,每日10数次稀便,体重明显下降达10kg,3年前因手术而输血400ml,术后无特殊,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D
艾滋病
解析: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此期在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CD4/CD8比例可倒置。
[单选题]与外源性哮喘发作有关的是
正确答案 :B
Ⅰ型变态反应
解析:根据有无过敏原和发病年龄的不同,临床上分为外源性哮喘和内源性哮喘。外源性哮喘常在童年、青少年时发病,多有家族过敏史,为Ⅰ型变态反应。内源性哮喘则多无已知过敏源,在成年人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少有过敏史,为Ⅱ型变态反应。
[单选题]手少阴心经的合穴是
正确答案 :A
少海
解析:手少阴心经的合穴为少海。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热证表现的是
正确答案 :D
口淡不渴
解析: 热证表现:身热汗多、发热喜冷、手足烦热、烦躁不宁、面赤烦躁、口渴喜冷饮、便秘或泄泻热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及脉洪、大、滑、数等。故答案选D。
[单选题]确定药物寒热、温凉的依据是( )
正确答案 :D
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
解析: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而来,与所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 。也就是说,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故选C 。
[单选题]呼吸困难伴大量咯血的是( )
正确答案 :C
肺结核
解析: 肺结核,起病可急可缓,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
[单选题]"十九畏"中,与人参相畏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五灵脂
解析: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遇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管桂善能调冷气,石脂相遇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滥炙博莫相依。
[单选题]患者,女,47岁。2个月前患悬饮,经积极治疗,饮邪已退病情好转。现仍胸胁灼痛,呼吸不畅,闷咳,天阴时明显,舌暗苔薄,脉弦。治疗应首选
正确答案 :D
香附旋覆花汤
解析:悬饮络气不和证的主症为胸胁疼痛,如灼如刺,胸闷不舒,呼吸不畅,或有闷咳,甚则迁延经久不已,阴雨天更甚,可见病侧胸廓变形,舌苔薄,质黯,脉弦。治宜理气和络。代表方:香附旋覆花汤加减。
[单选题]肾虚腰痛的配方取穴是
正确答案 :C
肾俞、志室、命门、太溪
解析:腰痛的处方①主穴:阿是穴、大肠俞、委中;②配穴:寒湿腰痛者加腰阳关,瘀血腰痛者加膈俞,肾虚腰痛者加肾俞、命门、志室,督脉病证者加后溪,足太阳经证者加申脉。
[单选题]患儿,2岁。生后至今不能站立与行走,头项歪斜,其病变脏腑是( )
正确答案 :D
脾肾
解析:五迟五软主要和脾肾有关,脾主肌肉,肾主骨。
[单选题]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穴位是
正确答案 :E
肝俞
解析:A为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B为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C为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D为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故选E。
[单选题]患者崩漏下血,色紫黑、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痛减,舌质紫黯,脉涩,治疗应选用
正确答案 :D
三七
解析:本证为瘀血出血,治宜化瘀止血。三七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功善止血,又能化瘀生新,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之特点,可用于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故选用三七治疗本证最为适宜。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肝硬化诊断依据的是( )
正确答案 :C
低热、腹胀
解析:肝硬化的主要诊断依据:(1)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血吸虫病等相关病史。(2)出现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3)肝脏质地硬,表面有结节感,脾大,腹水征阳性。(4)转氨酶活性增加,白蛋白/球蛋白倒置,凝血功能障碍,食道钡餐X线检查示食道静脉曲张。(5)肝活组织检查见到假小叶形成。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d5o87.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