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果酱样便可能是
  • 正确答案 :A
  • 阿米巴痢疾

  • 解析:果酱样便可能是阿米巴痢疾。

  • [单选题]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原则是
  • 正确答案 :E
  • 以上均对

  • 解析: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原则就是A、B、C、D四项。

  • [单选题]某细胞胞体直径18μm,核圆形居中,染色质粗颗粒状,无核仁,胞质量较多,不透明,深蓝色,无颗粒。可能是
  • 正确答案 :B
  • 早幼红细胞

  • 解析:早幼红细胞:胞体直径15~20μm,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圆或椭圆形,占细胞2/3以上,核染色质可浓集成粗密的小块,核仁模糊或消失,胞质量多,染不透明蓝或深蓝色,仍可见瘤状突起及核周淡染区。

  • [单选题]以下几项正常人参考值,哪一项显然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E
  • 总蛋白6_0~8.0g/L

  • 解析:正常人血浆总蛋白参考范围是60~80g/L。

  • [单选题]目前认为检测B系淋巴细胞敏感而特异的免疫学指标是
  • 正确答案 :C
  • CD19

  • 解析:CD19的反应谱系广,从早前B细胞至前浆细胞,是鉴别全B系的敏感而又特异的标记。

  • [单选题]几种白细胞经瑞氏染色后,其胞浆内颗粒的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淋巴细胞胞浆内有粗大、大小不均的较多的嗜天青颗粒

  • 解析:白细胞经瑞氏染色后,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细小均匀的颗粒被染成紫红色,嗜酸性粒细胞胞浆内有粗大、均匀的橘红色颗粒,嗜碱性粒细胞胞浆内有大小不一和分布不均的、蓝黑色颗粒,单核细胞胞浆内有细小尘土样紫红色颗粒,淋巴细胞胞浆内有粗大、大小不均的较多的紫红色颗粒。

  • [单选题]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酶是
  • 正确答案 :C
  • CK和CK-MB

  • 解析:CK在骨骼肌、心肌、脑组织中大量存在,当发生AMI时,CK活性在3~8小时升高,峰值在10~36小时之间,3~4天后回复至正常水平;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AMI发作后如未进行溶栓治疗,CK-MB通常在3~8小时出现升高,达峰时在发病后9~30小时,于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

  • [单选题]父母血型基因型为BB和OO,则其子女的血型只可能是
  • 正确答案 :B
  • B型

  • 解析:来自父母双方染色体的基因,可组成6种基因型(OO、AA、AO、BB、BO、AB);遗传时遵循共显性遗传的规律,在子代形成A、B、O、AB四种表现型,即血型A、B、O、AB。

  • [单选题]关于非细胞型微生物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需有完整的细胞器

  • 解析:非细胞型微生物是结构最简单最小的微生物,仅有一种核酸类型,即由DNA或RNA构成核心,外披蛋白质衣壳,有的甚至仅有一种核酸不含蛋白质,或仅含蛋白质没有核酸。非细胞型微生物只能在活细胞中生长增殖。如病毒、亚病毒和朊粒。真核细胞分化程度较高,细胞器完整。

  • [单选题]肺吸虫童虫侵入肺脏引起的病变特点,不包括
  • 正确答案 :B
  • 烧瓶样溃疡

  • 解析:主要分为三期:1.组织破坏期:虫体移行穿破组织可引起线状出血和坏死,因而使局部组织形成窟穴状病灶;2.囊肿形成期:局部组织坏死,液化呈棕褐色,四周有肉芽组织增生,并逐渐形成纤维状囊壁,构成本病的特殊病变称为并殖吸虫性囊肿囊内含有棕褐色酱状黏稠液体,有时可找到虫体。镜检可见虫卵、夏科-雷登晶体、嗜酸粒细胞等由于成虫有游走习性,虫体可离开囊肿而在邻近形成新的囊肿成为多房性囊肿,相互间有隧道或窟穴相通。3.纤维瘢痕期:当囊内虫体移行他处或死亡囊内容物排出或被吸收后,周围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不断增生向中心发展,使整个囊肿完全由纤维组织代替,形成瘢痕。

  • [单选题]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的血液标本,应保存在
  • 正确答案 :E
  • 室温

  • 解析:温度对血小板技术结果影响很大,如4℃保存可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减低,故应选择室温保存。

  •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受损发生脂肪变性,胞浆中出现
  • 正确答案 :B
  • 空泡

  • 解析:中性粒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胞浆中表现为空泡。

  • [单选题]关于正常前列腺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A
  • 含大量卵磷脂小体

  • 解析:前列腺液中的有形成分包括卵磷脂小体、淀粉样体、前列腺颗粒细胞、血细胞、精子、上皮细胞等物质。正常前列腺液含大量卵磷脂小体,炎症时卵磷脂小体减少。

  • [单选题]类癌分泌主要激素是
  • 正确答案 :E
  • 5-羟色胺

  • 解析:类癌分泌主要激素是5-羟色胺。

  • [单选题]关于细菌性阴道炎临床诊断标准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胺试验阴性

  • 解析:阴道加德纳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依据有①线索细胞:阴道鳞状上皮细胞黏附大量加德纳菌或其他短小杆菌;②胺试验阳性;③pH>4.5;④阴道分泌物稀薄均匀。

  • [单选题]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抗原抗体反应后各管吸光度的波长为
  • 正确答案 :A
  • 340nm

  • 解析:免疫透射比浊法在抗原抗体反应后,在340nm处测定各管吸光度。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y1w5k7.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肾内科(正高) 中医外科学(正高) 病理学(副高) 中药学(副高)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药学类)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正畸科)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 MRI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