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针灸治疗耳鸣耳聋虚证,应以下列哪组腧穴为主
  • 正确答案 :A
  • 耳门、听宫、太溪、照海

  • 解析:虚证 治法 益肾养窍。以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耳门 听官 太溪 照海 配穴 肾气不足加肾俞、气海;肝肾亏虚加肾俞、肝俞。 操作 毫针补法。肾气虚可用小艾炷灸患处。

  • [单选题]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这种配伍关系是
  • 正确答案 :D
  • 相反

  • 解析:相反: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

  • [单选题]恐怖症最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是
  • 正确答案 :A
  • 系统脱敏

  • 解析:恐惧症   该症是指与现实根本不对应的完全耗费性恐惧。恐惧症的恐惧都有某种具体的对象,如某些事物或特殊的情境,与在焦虑中体验到的泛化恐惧不同。患者明知自己的恐惧是过分的、不合理的和不必要的,但仍然成为它们的囚徒,即这种认知并不能防止恐怖发生。由于患者不能自我控制,因而极为回避所害怕的事物或情境。

  • [单选题]以下不是用炒法制成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血余炭

  • 解析:焦白术,常用炮制方法: 一般来讲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修治:常见的方法有纯净药材、粉碎药材、切制药材。 水制:常见的方法有漂洗、闷润、浸泡、喷洒、水飞等。 火制:可分为炒、炙、烫、煅、煨、炮、燎、烘等八种。 水火共制:包括蒸、煮、炖、(氵单)、淬等方法。 其他制法:常见的方法有制霜、发酵、精制、药拌。

  • [单选题]学习和记忆的电生理学基础是
  • 正确答案 :D
  • 突触长时程增强电位

  • 解析: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1)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的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4种。   (2)记忆系统:在记忆过程中,由于从信息的输入到提取经过的时间间隔不同,对信息的编码方式也不同。   可以把记忆分为3种系统,即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3)记忆过程: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是识记、保持和遗忘、回忆和再认。

  • [单选题]用于治疗顽癣的三棱针针刺方法是
  • 正确答案 :C
  • 散刺法

  • 解析:三棱针散刺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 [单选题]能破血除痹,长于治疗风湿肩臂疼痛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姜黄


  • [单选题]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听宫穴,属于何种腧穴定位法
  • 正确答案 :C
  • 活动标志定位法

  • 解析:活动的标志 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是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标志,据此亦可确定腧穴的位置。如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听宫;下颌角前上方方约1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取颊车等。

  • [单选题]“血痹虚劳篇”中“脉大为劳”,其机理是
  • 正确答案 :A
  • 阴虚阳浮


  • [单选题]阴寒痼结的"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治用
  • 正确答案 :D
  • 乌头赤石脂丸

  • 解析:"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是心窝部疼痛牵引到背,背部疼痛又牵引到心窝,形成心背互相牵引的疼痛症状,此为阴寒痼结的心痛。乌头赤石脂丸温阳散寒,峻逐阴邪,方中乌、附、椒、姜一派大辛大热之品,协同配伍,逐寒止痛之力极强,并用赤石脂温涩调中,收敛阳气。如此,则阴邪可散,攻冲可平,心痛可止。

  • [单选题]据《素问·热论》,巨阳为诸阳主气,是因其脉连于
  • 正确答案 :B
  • 风府


  • [单选题]胸痹基本治法是
  • 正确答案 :C
  • 宣痹通阳

  • 解析:胸痹病机 原文: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病因病机:阳微指寸脉微;阴弦指尺脉弦。脉见寸微尺弦,微脉见于寸口,可知上焦的阳气虚衰;弦脉见于尺部,可知下焦的阴寒痰浊壅盛,上虚则阴寒痰浊自下乘之,阻闭胸阳故见胸痹心痛。由于上焦阳虚,水气痰饮等阴邪便乘虚而居于阳位,故导致胸中闭塞,阳气不通,不通则痛,故云“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

  • [单选题]决定疾病发生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正邪斗争的胜负


  • [单选题]目胞浮肿属于
  • 正确答案 :A
  • 水肿


  • [单选题]肺俞穴的针刺深度应把握在
  • 正确答案 :B
  • 斜刺0.5~0.8寸

  • 解析:肺俞 肺之背俞穴 定位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①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②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证。 操作 斜刺0.5~0.8寸。

  • [单选题]既能祛风解表,炒炭又可止血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荆芥

  • 解析:荆芥 药性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应用 1.外感表证。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使用。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4.吐衄下血。 用法用量 煎服,4.5~9g,不宜久煎。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y2j5ve.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儿科护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急救护理(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主治医师(代码:313)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住院医师规培(全科医学)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