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脑动脉粥样硬化

C

题目: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是

解析:脑梗死属于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根本病因,常伴高血压,两者互为因果,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故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胃体部癌发生转移时,一般首先受累的淋巴群位于
  • 胃大弯

  • 解析:淋巴道转移为其主要转移途径,首先转移到局部淋巴结,胃大弯距离胃体最近。

  • [单选题]女,77岁。晨醒后左侧肢体无力,刷牙时无法拿杯,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史,无心脏病病史。半天后急诊。查体:左侧肢体肌力3级,腱反射高于右侧,左侧Babinski征阳性。左侧肢体痛温觉减退。可能的诊断是
  • 脑血栓形成

  • 解析:脑血栓形成多见于60岁以上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常在安静状态起病,起病缓慢,多无明显头痛及意识障碍,生命体征稳定,因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可出现相应动脉支配区的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头颅CT检查无阳性发现。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本例应诊断为脑血栓形成。故选D。

  • [单选题]引起急性尿潴留的病因中,属于动力性梗阻的是
  • 外伤性脊柱损伤

  • 解析:外伤性脊髄损伤是引起尿潴留的动力性梗阻。

  • [单选题]关于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用药后尿蛋白减少立即减量

  • 解析: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免疫反应、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等综合作用而发挥其利尿、消除尿蛋白的作用。用药原则和方案:起始足量,泼尼松lmg/(kg·d)口服8~l2周;缓慢减药,足量治疗后每1~2周减原用量10%,减到20mg/d左右易反复,应缓慢减量;长期维持,以最小有效剂量(10mg/d)维持半年左右。故选C。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238v.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神经内科(正高) 病理学(正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妇产科学(副高) 口腔医学(副高) 中药学(副高) 中医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8)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推拿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