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50%以上肾小球囊内有大新月体形成

B

题目:诊断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解析: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新月体肾小球肾炎。若病理活检后,50%以上的肾小球出现新月体,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能除外系统性疾病,基本可以诊断。故选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年7月,某小学20多名学生食用了由奶、蛋、糖制作的冰淇淋5小时后,出现呕吐、腹痛、腹泻、脓血便,重症者出现谵妄、昏迷等,体温37℃左右。引起该次食物中毒的最可能病原是
  • 葡萄球菌

  • 解析:(1)引起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临床表现开始表现为头痛、恶心、食欲缺乏,继而出现腹泻、腹痛。体温38-40℃。   (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是海产品,其中以墨鱼、带鱼、虾、蟹最为多见。临床表现特点:初期为腹部不适,尤其是上腹部疼痛或痉挛(阵发性绞痛),继而腹泻。   (3)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主要是乳及乳制品、肉类、剩饭等。临床表现特点为起病急骤,以呕吐为其主要特征,一般不发烧。呕吐物可呈胆汁性或含血黏液。

  • [单选题]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受体的配体是
  • 某些生长因子

  • 解析:酪氨酸蛋白激酶是最大的一类酶联受体,它既是受体又是酶,能够同配体结合,并将靶蛋白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所有的RTKs都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含有配体结合位点的细胞外结构域、单次跨膜的疏水α螺旋区、含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细胞内结构域。发现的50多种大多为生长因子。

  • [单选题]男,9岁。未进早餐入校锻炼,半小时后四肢无力,平卧于地上,勉强翻身。血钾5.6mmol/L。注射葡萄糖酸钙后症状消失缓解。一年中类似发作5次。可能的诊断是
  • 周期性麻痹

  • 解析:周期性麻痹是一组与钾离子代谢有关的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驰缓性骨骼肌瘫痪或无力,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发病机制不清楚,普遍认为与钾离子浓度在细胞内外的波动有关。根据发作时血清钾浓度之不同,可分为低血钾、高血钾和正常血钾三型。国外报道周期性麻痹有家族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格林-巴利综合征:表现四肢近端肌力减退,伴四肢末梢型感觉障碍,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血清钾正常。肌电图检查有助于鉴别。癔病性瘫痪:患者起病常有精神刺激因素,临床症状表现多样,暗示治疗有效,血清钾正常。

  • [单选题]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多项因素中,可经治疗后明显降低肺动脉压的是
  •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 解析: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其中缺氧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 [单选题]关于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
  • 酸性毒物污染皮肤、黏膜后应用碱性液体冲洗、中和

  • 解析:酸性毒物可用肥皂水冲洗或用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有的碱性液体(如强碱)对皮肤粘膜有腐蚀作用引起急性中毒。

  • [单选题]胸膜腔内压等于
  • 大气压-肺回缩压

  • 解析:此题是基本概念题,考查考生对胸膜腔内压的掌握。在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压低于大气压,等于大气压与肺回缩压之差。肺回缩压与大气压方向相反,其与大气压的代数和即为胸膜腔内压,而答案E使胸膜腔内压成为正值显然是错误的。胸膜腔内压与跨气道压无直接关系,所以答案A是错误的。答案B和C提供的结果为正值,且跨肺压、跨胸壁压与胸膜腔内压无此种关系,所以均是错误的。胸膜腔内压等于大气压-肺回缩压,所以答案D是正确的。

  • [单选题]男,24岁。急性起病,高热伴右胸痛,胸部X线片示右肺下叶实变影,其内可见多发气囊。其感染的病原体最可能是
  • 肺炎链球菌


  • [单选题]单独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能很好地控制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是
  • 肺炎球菌

  • 解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菌谱涵盖A、B、C、D项,尤其是B、C、D项统称为非典型病原,尤其适合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使用。肺炎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但是目前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显著增加,因此不主张单独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肺炎球菌肺炎。

  • [单选题]可能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局部主要致病菌是
  • 流感嗜血杆菌

  • 解析:本题属于记忆类型题,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局部主要致病菌是流感嗜血杆菌。故选C。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4eedm.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计划生育(正高) 卫生毒理(正高) 中医妇科学(副高) 中医眼科学(副高) 心理治疗主治医师(代码:386) 辽宁初级药士 住院医师规培(眼科) 住院医师规培(核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康复科) DSA技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