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是Rett综合征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的是
  • 正确答案 :A
  • 绞手及洗涤样动作

  • 解析:此题的考点是Rett综合征的临床表现。Rett综合征患者一般出生后6~18个月有一段正常的发育期,1~2岁时开始出现孤独症样表现,以及一些特征性的症状,如绞手及洗涤样动作(为目的性手部技能丧失的表现),三四岁后出现头围生长缓慢、步态不稳及躯干共济失调。B、C、D、E均不是Rett综合征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 [单选题]婴儿期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的
  • 正确答案 :C
  • 选择性发展

  • 解析:婴儿一生下来就有注意,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态。婴儿期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选择性的发展。

  • [单选题]1982年我国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发现,患病率居各种神经症的首位的是
  • 正确答案 :D
  • 神经衰弱

  • 解析:1982年流行病学调查中神经衰弱的患病率为13.03‰,居神经症的首位。

  • [单选题]精神障碍的现况研究结果常用下列哪种指标
  • 正确答案 :C
  • 患病率

  • 解析:现况研究又称横断面调查。是在某一特定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采用统一诊断标准,在特定时间(某时点或一短的时期)内,收集精神障碍资料,以描述精神障碍分布以及某些因素或特征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联。通常可以得到某一时点(或时期)受检人口中患有某种精神障碍人数的比例,即患病率,是用来衡量某一时点(或时期)人群中某种精神障碍存在多少的指标。

  • [单选题]以下有关人格障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部分人格障碍患者是成年后的心理社会应激所致

  • 解析: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部分人格障碍患者在成年后有所缓和,人格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发生的素质因素之一。一个人原本人格正常,在遭受严重的生活事件之后个性偏离正常,称为人格改变。

  • [单选题]目前的研究认为:重大精神障碍的共同发病机制是
  • 正确答案 :E
  • 脑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改变的神经发育异常

  • 解析:神经发育异常学说逐渐成为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的主要研究领域,科学家们认为神经发育异常可能是重大精神障碍的共同发病机制,表现为脑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改变,包括额叶、颞叶内侧及海马等脑区的灰质和白质减少和体积缩小,而不同脑区发育异常则分化为各种不同的精神疾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征。

  • [单选题]关于精神疾病病因,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精神疾病的病因往往是单一因素

  • 解析:精神疾病多数病因未明,病因复杂,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

  • [单选题]关于急性妄想发作,以下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 解析:急性妄想发作是一种发作性精神障碍。多无发病诱因,以青壮年多见,不发生于儿童,罕见于50岁以上者。

  • [单选题]下列关于儿童孤独症概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以社会交往障碍、活动内容和兴趣的局限和刻板重复为特征

  • 解析:儿童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是全面发育障碍的一个亚型,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的基本临床特征表现为"Kanner"三联征,即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单调刻板的行为方式。该症多起病于3岁前。

  • [单选题]下列关于抽动障碍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 表现为不自主、反复、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的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

  • 解析:A是对抽动症的正确描述;B项提示癫痫,临床上需注意首次就诊、病程较短的有抽动表现的患者要与癫痫鉴别,因为部分抽动症患者也有脑电图异常;C项是多动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D、E两项是孤独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 [单选题]下列关于精神发育迟滞的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精神发育迟滞就是痴呆

  • 解析:精神发育迟滞是指个体在发育阶段(通常指18岁以前)精神发育迟滞或受阻,临床上表现为认知、语言、情感意志和社会化等方面的缺陷、不足,在成熟和功能水平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引起精神发育迟滞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痴呆是慢性、全面性的精神功能紊乱,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记忆、思维、理解、判断、计算功能等的减退和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须注意的是,痴呆的智能损害是后天获得的,痴呆患者大脑功能已经发育成熟,有过良好智能,但由于后天某些原因导致智能的减退,常见于慢性脑器质性病变。

  • [单选题]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精神障碍有特异性,不同躯体疾病表现各异的精神症状

  • 解析:精神障碍与原发躯体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发生时间上常有先后关系;急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意识障碍,慢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也可由急性期迁延而来。在急性期、慢性期、迁延期均可以叠加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及神经症症状等;精神障碍缺少独特症状,同一疾病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症状,不同疾病又可表现出类似的精神症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及时处理精神障碍,可使精神症状好转。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er2ev.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卫生毒理(正高) 结核病学(副高) 核医学(副高)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执业药师(中药)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执业兽医(兽医全科类) 儿科主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