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IgG

D

题目:减敏疗法诱导机体产生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哪步不是HLA分型中SBT分型法所必需的
  • 扩增产物在无变性的聚丙烯凝胶电泳


  • [单选题]多发性骨髓瘤是
  • 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


  • [单选题]下面哪种电镜可以在观察结构的同时,对组织细胞内的元素成分进行分析
  • 扫描隧道显微镜


  • [单选题]下列关于尿蛋白干化学法检测,哪项是错误的( )。
  • 尿中含有高浓度有机碘造影剂及尿酸盐时,磺基水杨酸法不受影响,但干化学法和加热乙酸法则影响较大

  • 解析: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尿蛋白时,使用某些药物(如青霉素钾盐、复方新诺明、对氨基水杨酸等)及有机碘造影剂肘,以及尿内含有高浓度尿酸、草酸盐或粘蛋白时,可呈假阳性反应,可通过加热煮沸后浊度是否消失予以鉴别。

  • [单选题]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 随机化、对照、重复


  • [单选题]患者女,68岁。头痛,头晕,胸闷。查体:BP200/110mmHg,无意识障碍及肢体活动障碍。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 高血压

  • 解析: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患者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可伴有恶心、呕吐、心悸气短、失眠、肢体麻木等症状。

  • [单选题]有关免疫缺陷表述正确的是
  • 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后天损害导致免疫功能障碍


  • [单选题]脱敏疗法治疗Ⅰ型超敏反应机制错误的是
  • 大剂量、短间隔、连续多次注射抗毒素,然后再大量注射进行治疗

  • 解析:在治疗Ⅰ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时,可采用小剂量、短间隔(20~30min)、连续多次注射抗毒素的方法进行脱敏,然后再大量注射进行治疗,不致发生超敏反应。脱敏注射的原理:可能是小剂量变应原进入机体,仅与少数致敏细胞上的IgE结合,脱颗粒后释放活性介质较少,不足以引起临床反应,而少量的介质可被体液中的介质灭活物质迅速破坏。短时间内,经多次注射变应原,体内致敏细胞逐渐脱敏,直至机体致敏状态被解除,此时再注射大量抗毒素不会发生变态反应。但这种脱敏是暂时的,经一定时间后,机体又可重建致敏状态。考点: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 [单选题]已经确定的稳定而均一的物质,它的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所含杂质也已经定量,该物质为
  • 一级标准品

  • 解析:已经确定的稳定而均一的物质,它的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所含杂质也已经定量,该物质为一级标准品。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ngnd.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肾内科(正高) 结核病学(副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中医眼科学(副高) 口腔修复学主治医师(代码:356)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69)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PRK-LASIK医师、技师 公卫执业医师 乡村医生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