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发生的共同机制都是微血管病变,其常见的原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2-09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34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CDE。A.巨幼细胞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更多临床血液学检验正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多选题]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发生的共同机制都是微血管病变,其常见的原发疾病有( )。

A. 巨幼细胞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
B. 缺铁性贫血
C.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E.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 [多选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X线检查可出现的情况有

A. 典型病变为圆形、边缘清楚如凿孔样的多个大小不等的溶骨性损害
B. 早期表现为骨质疏松
C. 骨质破坏呈膨胀性
D. 骨密度增高
E. 病理性骨折


3. [多选题]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是 ( )

A. 多倍体
B. 非整倍体
C. 嵌合体
D. 环状染色体
E. 等臂染色体(isochromosome)


4. [多选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理生理特点是( )。

A. 微血栓形成
B. 血小板聚集
C. 继发性纤溶亢进
D. 病理性凝血酶生成
E. 纤维蛋白在微血管内沉积


5. [多选题]血细胞分析系统方法学评价包括( )。

A. 精密度
B. 准确度
C. 携带污染率
D. 分析灵敏度
E. 可报告范围


6. [多选题]常用的PAgT测定方法有

A. 比浊法
B. 比色法
C. 循环血小板聚集检测
D. 体外自发性血小板聚集体检测
E. 聚集仪测定法


7. [多选题]血浆蛋白主要生理功能有:

A. 多种代谢物的运输载体
B. 缓冲血浆pH变化
C. 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D. 参与生理性止血
E.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8. [多选题]引起细胞外铁明显增加而铁粒幼红细胞可减少 ( )

A. 感染
B. 肝硬化
C. 慢性肾炎
D. 白血病
E. 多次输血后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021o4.html
    延伸阅读
    考试资料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