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妇女保健副高卫生高级职称专项训练每日一练(11月23日)相关信息,更多2024妇女保健副高卫生高级职称专项训练每日一练(11月23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妊娠合并心脏病早期心衰的表现是
  A. 踝部凹陷性水肿 
  B. 休息时心率>110次/分 
  C. 心脏浊音界扩大 
  D. 心尖部闻及期前收缩 
  E. 颈静脉怒张 
 
2. [单选题]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A. 凝滞 
  B. 黏滞 
  C. 数变 
  D. 重着 
  E. 升散 
 
3. [单选题]女,26岁,婚后5年不孕,月经规律,但月经量渐少,近年腹部渐胀大,乏力。查体:腹部膨隆,有腹水征;子宫小;双侧有核桃大小的肿块,粘连不活动;胸片正常,腹水草黄色。最可能是
  A. 卵巢癌 
  B. 肝硬化 
  C. 麦格征 
  D. 结核性腹膜炎 
  E. 以上都不是 
 
4. [单选题]欲在学生中调查某种疾病的患病率,从5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哪种抽取方法( )
  A. 教师推荐 
  B. 学生自行商量 
  C. 收齐500名学生证将其打乱,随机抽取200名 
  D. 收齐500名学生证按次序号取前200名 
  E. 自愿报名 
 
5. [单选题]围绝经期患者月经紊乱主要表现为
  A. 月经稀发 
  B. 月经量少 
  C. 月经周期不规律 
  D. 痛经 
  E. 闭经 
 
6. [单选题]正常分娩的出血量一般在
  A. 100ml 
  B. 200ml 
  C. 300ml 
  D. 400ml 
  E. 150~300ml 
 
7. [多选题]关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正确的有
  A. 对于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局部或全身用药疗效相似 
  B. 全身用药首选药物为氟康唑150mg顿服 
  C. 可用0.5%醋酸溶液冲洗阴道,以改变阴道酸碱度 
  D. 对于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抗真菌制剂(anti-fungal agent)以全身用药为主 
  E. 可用1%乳酸溶液冲洗阴道 
 
8. [多选题]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最多见于( )
  A. 春 
  B. 夏 
  C. 长夏 
  D. 秋 
  E. 冬 
 
9. [多选题]关于妊娠合并阑尾炎,描述恰当的是
  A. 早产率增加 
  B. 流产率增加 
  C. 宫内死胎率增加 
  D. 妊高征增加 
  E. 羊水过多的发生率增加 
 
10. [单选题]对于沙眼衣原体感染(trachomatis infection),哪项恰当
  A. 以污染的手或衣物接触感染为主 
  B. 免疫学检查阳性率不高 
  C. 孕妇感染后可引起新生儿结膜炎和肺炎 
  D. 为我国性传播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E. 首先出现前庭大腺炎感染症状 
 
11. [多选题]血热妄行而致恶露不尽的主要证候不包括( )
  A. 恶露过期不止,量多 
  B. 恶露色红,质稠,有臭味 
  C. 小腹疼痛,不喜揉按 
  D. 面色潮红 
  E. 恶露量少,色黯紫,有块 
 
12. [单选题]某产妇,顺利产下一女婴,护士为其断脐、处理呼吸道等立即护理后,30分钟内还应进行的是
  A. 教会产妇正确母乳喂养的姿势 
  B. 协助产妇进行第一次哺乳 
  C. 为该女婴沐浴 
  D. 让该女婴游泳 
  E. 为该女婴测定血型 
 
13. [单选题]乙肝患者传染子代的主要方式
  A. 消化道传染 
  B. 注射血浆制品 
  C. 输血 
  D. 母婴垂直传播 
  E. 密切生活接触 
 
14. [单选题]回忆偏倚与报告偏倚的区别在于( )
  A. 回忆偏倚是研究对象故意不回忆真实情况造成,报告偏倚是研究对象故意不报告真实情况造成 
  B. 回忆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常见,报告偏倚在队列研究中最常见 
  C. 回忆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常见,报告偏倚在干预研究中最常见 
  D. 回忆偏倚是研究对象不能准确、完整地回忆以往发生的事情和经历时所产生;报告偏倚是研究对象有意扩大或缩小某些信息造成的偏倚 
  E. 回忆偏倚是由于调查的事件发生率较低,未留下深刻的印象,研究对象不能很好的回忆起来,而报告偏倚是因为调查事件发生很久,记忆不清,没有报告 
 
15. [单选题]治疗宫缩乏力,应用缩宫素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A. 常用于穴位注射 
  B. 出现胎儿窘迫立即停药 
  C. 用药后宫缩越强,效果越佳 
  D. 适用于不协调(incoordination)宫缩乏力 
  E. 适应于中骨盆出口狭窄者 
 
16. [单选题]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干预最有效的目标行为是
  A. 家庭和谐 
  B. 定期体检 
  C. 依从性差 
  D. 合理膳食 
  E. 适量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