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是
A. 触发活动
B. 折返
C.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D. 房室交界区组织自律性增高
E. 电解质紊乱
2. [单选题]关于心室电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V波是电极导管在心室内某一位置记录到的心室除极波
B. V波常位于右束支电位之前
C. 大部分V波起始都有r波
D. V波的变异常较大
E. 正常人的左室电图常无分裂、碎裂或延迟出现的波
3. [单选题]以下可引起食管受压后移的是
A. 左心房增大
B. 右心房(right atrium)增大
C. 左心室增大
D. 右心室增大
E. 以上均不是
4. [单选题]心电图检查常见的干扰是
A. 心电图机内部噪声
B. 基线漂移、肌肉震颤
C. 导联线折断、电极接触不良(bad contact)
D. 交流电干扰、电磁场干扰、静电干扰
E. 以上都是
5. [单选题]使快速心房颤动的心室率减慢应首选
A. 利多卡因
B. 洋地黄
C. 奎尼丁
D. 普鲁卡因酰胺(procainamide)
E. 苯妥英钠
6. [单选题]由主动脉起始部左侧发出的是
A. 肺动脉
B. 左前降支
C. 左回旋支
D. 右冠状动脉
E. 左主干
7. [单选题]关于起搏器不应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心房不应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心房脉冲后电位及其后的R波及T波
B. 心房后心室空白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不可程控,设置目的是为了防止心室电路对心房脉冲的交叉感知
C. 心室不应期由心室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室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起搏的QRS后电位及T波
D. 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由心室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分为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心房电路对心室脉冲的交叉感知或感知逆行P波
E. 总心房不应期=AV间期+PVARP=上限跟踪频率间期
8. [单选题]患者女性,51岁,风心病二尖瓣狭窄(rheumatic mitral stenosis)并关闭不全20年,房颤4年。无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病史。3h前在家做饭时突然跌倒在地伴失语。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脑出血
B. 脑血栓
C. 脑动脉硬化
D. 脑血肿
E. 脑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