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副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24内分泌学(副高)易错易混每日一练(12月12日)相关信息,更多副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24内分泌学(副高)易错易混每日一练(12月12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医学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良好医患关系的意义是
  A. 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B. 有利于实施预防措施 
  C. 有利于病人的情绪 
  D. 有利于医务人员的健康 
  E. 以上都是 
 
2. [单选题]以下关于三叉神经痛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角膜反射的改变常提示为症状性或器质性三叉神经痛 
  B. 疼痛可自发,也可由刺激"扳机点"引起 
  C.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无论病程长短,神经系统检查极少有阳性体征 
  D.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E. 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是苯妥英钠 
 
3. [单选题]突然发生、范围广、进行速度快的龋齿称为
  A. 猖獗龋 
  B. 湿性龋 
  C. 奶瓶龋 
  D. 环状龋 
  E. 急性龋 
 
4. [单选题]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暗中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A. 罚款 
  B. 警告 
  C. 吊销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D. 民事赔偿 
  E. 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5. [单选题]患儿男,10岁。右下后牙疼痛多日。右下第一磨牙龋,已穿髓,探痛明显,叩(±),温度测验敏感,牙龈未见瘘管。临床治疗宜采用
  A. 塑化术 
  B. 干髓术 
  C. 盖髓术 
  D. 活髓切断术 
  E. 牙髓摘除术 
 
6. [单选题]口腔专科病史的内容有
  A. 牙周病史 
  B. 修复治疗情况 
  C. 牙体牙髓病史 
  D. 正畸治疗史 
  E. 以上都对 
 
7.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预防医学道德原则的是
  A. 不伤害原则 
  B. 有利于病人原则 
  C. 全社会参与原则 
  D. 关注生命神圣原则 
  E. 生命长寿原则 
 
8. [单选题]根尖周肉芽肿(periapical granuloma)X线片上的表现特点是
  A. 尖周透影区边界不清楚,形状不规则,周围骨质较疏松而呈云雾状 
  B. 尖周有圆形的透射影像,边界清晰,周围骨质正常或稍显致密,透射区直径一般小于1cm 
  C. 尖周有较大的圆形透射影像,边界清晰,并有一圈由致密骨组成的阻射白线围绕 
  D. 尖部局限性的骨质致密阻射影像 
  E. 根尖部有一圆形透射影像,边界清晰 
 
9. [单选题]在人体实验中使用对照组、安慰剂和双盲法
  A. 是人体试验的重要方法 
  B. 是对病人的一种欺骗 
  C. 是违背人道主义原则的 
  D. 是违背知情同意原则的 
  E. 会损害受试者利益 
 
10. [单选题]个性排牙时,不考虑下列哪个因素
  A. 年龄 
  B. 性别 
  C. 面形 
  D. 性格 
  E. 均考虑 
 
11. [单选题]医疗事故按以下标准分级
  A.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残废或者功能障碍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严重残废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死亡的 
  B.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死亡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严重残废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残废或者功能障碍的 
  C.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死亡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严重残废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残废或者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病程延长或者费用增加 
  D.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残废或者功能障碍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严重残废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死亡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病程延长或者费用增加 
  E.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死亡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严重残废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残废或者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痛苦以及病程延长或者费用增加 
 
12. [单选题]改良生物调节器就位后磨牙区应打开
  A. 2~3mm 
  B. 3~4mm 
  C. 4~5mm 
  D. 5~6mm 
  E. 6mm以上 
 
13. [单选题]属于咀嚼黏膜的是
  A. 唇黏膜 
  B. 颊黏膜 
  C. 软腭黏膜 
  D. 硬腭黏膜 
  E. 口底黏膜 
 
14. [单选题]献血者两次采血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A. 2个月 
  B. 3个月 
  C. 4个月 
  D. 5个月 
  E. 6个月 
 
15. [单选题]上颌骨阻抗中心的三维坐标在
  A. 在正中矢状面上,高度在梨状孔下.缘,前后位置在第二前磨牙(second premolar)和第一磨牙之间 
  B. 在正中矢状面上,高度在前磨牙根尖区,前后位置在第二前磨牙(second premolar)处 
  C. 在正中矢状面上,高度在眶下孔水平,前后位置在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 
  D. 在正中矢状面上,高度在前磨牙根尖区,前后位置在第一磨牙处 
  E. 在正中矢状面上,高度在眶下孔水平,前后位置在第二前磨牙(second premolar)和第一磨牙之间 
 
16. [单选题]铸造全冠预备时,轴壁正常聚合角及颈部肩台要求
  A. 0°,无肩台 
  B. 2°~5°,0.5~0.8mm 
  C. 2°~5°,0.8~1.5mm 
  D. 6°~10°,0.8~1.5mm 
  E. 6°~10°,1.5~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