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重症医学副高2025人机对话每日一练(01月01日)相关信息,更多重症医学副高2025人机对话每日一练(01月01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氧疗,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可调式通气面罩适用于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患者 
  B. 急性肺水肿不适合普通面罩吸氧 
  C. 鼻导管给氧时,随吸入氧流量增加,吸入氧浓度会达到50%以上 
  D. 吸入氧浓度过高会导致氧中毒 
  E. 带储气囊面罩吸氧,氧流量需5L∕mm以上 
 
2. [单选题]引起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病因是
  A. 支气管扩张 
  B. 支气管哮喘 
  C. 尘肺 
  D. 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 
  E. 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diffuse interstitial pulmonary fibrosis) 
 
3. [单选题]在高温环境中进行繁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周围循环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被称为
  A. 先兆中暑 
  B. 劳力型日射病(sunstroke) 
  C. 非劳力型日射病(sunstroke) 
  D. 热痉挛 
  E. 热衰竭 
 
4. [单选题]对急腹症患者总的治疗原则是
  A. 对症处理 
  B. 纠正急腹症的病理改变 
  C.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D. 控制感染 
  E. 增强机体抵抗力 
 
5. [单选题]鼻疾应选( )
  A. 合谷 
  B. 迎香 
  C. 曲池 
  D. 偏历 
  E. 人中 
 
6.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肾前性肾功能不全的诱因
  A. 失血 
  B. 恶性高血压 
  C. 过度利尿 
  D. 严重腹泻 
  E. 心包填塞 
 
7. [单选题]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诊断原则除外( )
  A. 病因 
  B. 靶部位 
  C. 剂量与效应关系 
  D.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E. 侵害的途径与方法 
 
8. [单选题]关于溶血性贫血的定义,哪一项是正确的:
  A. 红细胞破坏增加,骨髓造血能够代偿 
  B. 红细胞破坏增加 
  C. 红细胞寿命缩短 
  D. 骨髓造血功能异常 
  E. 红细胞破坏增加,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 
 
9.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可诊断为闭经的是( )
  A. 既往月经正常,现停经3个月,恶心呕吐 
  B. 产后3~5个月,从未行经 
  C. 既往月经不调,现7个月未行 
  D. 少女初潮后,月经半年未行 
  E. 绝经后一年未行经 
 
10.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休克属
  A. 低血容量性休克(stubborn shock) 
  B. 感染性休克(stubborn shock) 
  C. 心源性休克(stubborn shock) 
  D. 过敏性休克(stubborn shock) 
  E. 神经性休克(stubborn shock) 
 
11. [单选题]患者男性,56岁,突发意识障碍3分钟入院,值班医师发现其心跳呼吸停止而行心肺复苏,评估该患者预后涉及脑组织缺氧损伤的不可逆时间,一般认为是
  A. 1~3分钟 
  B. 2~4分钟 
  C. 3~5分钟 
  D. 4~6分钟 
  E. 5~7分钟 
 
12. [单选题]心源性休克(stubborn shock)和其他类型休克共有的最主要特征是
  A. 心排血量降低 
  B. 动脉血压降低 
  C. 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 
  D. 外周阻力降低 
  E. 外周阻力升高 
 
13. [单选题]关于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病机制,正确的是
  A. 病因不同,发病机制不同,同一病因不同病程阶段,发病机制亦有主次之分 
  B. 发病机制包括原发性损害和继发性损害 
  C. 肝细胞急剧坏死同时肝细胞再生能力不足是其发病基础 
  D. 肝细胞死亡途径包括细胞凋亡和坏死 
  E. 以上都是 
 
14. [单选题]张力性气胸的急救措施是
  A. 吸氧 
  B. 损伤处垫厚敷料,胸带包扎 
  C. 封闭胸壁伤口 
  D. 伤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抽气 
  E. 输血 
 
15.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突发心悸2小时来院。入院后神志不清,血压测不出,查心电图示:宽大畸形QRS波群心动过速,QRS波振幅和波峰方向呈周期性改变,围绕等电位线扭转,诊断为
  A.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B. 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 
  C.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D.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E.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16. [单选题]一昏迷患者,呼吸深大,就诊时拟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此时,不符合(inconformity)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伴随的征象是
  A. 脱水 
  B. pH<7.35 
  C. 呼气烂苹果味 
  D. 低钾 
  E. 局灶性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