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卫生管理学卫生高级职称(副高)2023模拟考试练习题76相关信息,更多卫生管理学卫生高级职称(副高)2023模拟考试练习题76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泰勒曾提出差别计件工资制,即完不成定额的按较低的计件单价(如0.5元/件),超额完成(overfulfil)定额的按较高的计件单价(如0.7元/件)。对这种方法进行评述是( )。
  A. 这种方法从经济上是合理的,但道义上是不合理的 
  B. 这种方法在经济和道义上都是合理的 
  C. 这种方法在经济上不合理,道义上合理 
  D. 以上方法都不合理 
  E. 以上方法值得推广 
 
2.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情况在社区人群保健工作中应预优先考虑( )
  A. 能造成较高的相对危险度且人群中暴露者比例较高的暴露 
  B. 能造成较高的归因危险百分比 
  C. 能造成较高的相对危险度的暴露 
  D. 能造成较高的特异危险度的暴露 
  E. 人群中暴露者比例较高的暴露 
 
3. [单选题]对某一疾病进行筛检时,经筛检检出的病例有较长的临床前期,这些病例的生存期可能较长。为此,用这类病例来研究疾病的存活期时可能引起( )
  A. 混杂偏倚 
  B. 领先时间偏倚 
  C. 信息偏倚 
  D. 病程长短偏倚 
  E. 以上都不是 
 
4. [单选题]疾病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是( )
  A. 自我保健 
  B. 健康教育 
  C. 环境保护和监测 
  D. 特殊保护 
  E. A+B+C+D 
 
5. [单选题]偏倚实际上就是( )
  A. 系统误差 
  B. 随机误差 
  C. 偏差 
  D. 变异 
  E. 样本值与总体的差异 
 
6. [单选题]假设检验的目的是
  A. 研究总体指标的变化 
  B. 研究样本指标的变化 
  C. 排除主观因素对抽样的影响 
  D. 排除抽样误差的影响 
  E. 排除系统误差的影响 
 
7. [单选题]经疫水传播的传染病其流行特征不包括( )
  A. 病人有疫水接触史 
  B. 除哺乳婴儿外,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的差别 
  C. 大量易感者进入疫区接触疫水可致暴发和流行 
  D. 加强疫水管理和个人防护可以控制病例的发生 
  E. 发病具有地区性 
 
8. [多选题]医院食具消毒的常用方法有( )
  A. 超声波消毒 
  B. 蒸汽消毒 
  C. 洗烫消毒 
  D. 化学消毒 
  E. 煮沸消毒 
 
9. [单选题]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
  A. HAV仅有一个血清型,人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感染极为少见 
  B. 我国人群抗-HAV流行率在地区分布上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C. 甲型肝炎发病率有周期性起伏现象和明显的季节高峰-- 
  D. 抗-HAV流行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因此,我国甲型肝炎发病率以30~39岁组人群最高 
  E. 不同性别甲型肝炎的易感性无差别 
 
10. [单选题]关于正偏峰分布资料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 大多数变量值集中在较大的一端 
  B. 绘成的曲线高峰偏右,长尾向左侧 
  C. 绘成的曲线高峰偏左,长尾向右侧 
  D. 可用算术均数表示其平均水平 
  E. 可考虑运用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标来描述其集中位置 
 
11. [单选题]数值资料的频数分布中,高峰位于中央,图形的左右对称的分布是
  A. 正态分布 
  B. 正偏态分布 
  C. 负偏态分布 
  D. 二项分布 
  E. 泊松分布 
 
12. [单选题]下列表达哪项是错误的( )
  A. 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 
  B. 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多次对相同人群进行检查,结果的恒定性 
  C. 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 
  D. 串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 
  E. 误诊率又称为假阴性率,漏诊率又称假阳性率 
 
13. [单选题]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 )
  A. 传染期 
  B. 临床症状期 
  C. 恢复期 
  D. 病原携带期 
  E. 潜伏期 
 
14. [单选题]1997年冬,某县卫生防疫站于某被派下乡了解疾病发生情况。调查中得知某乡有一病人患流行性出血热去外地住院。但于某既未向防疫站反映,也未采取任何措施,却在乡干部家玩了三天。此时,该村已有9人患该病住院。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于某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
  A. 行政处分(administrative sanction) 
  B. 行政处罚 
  C. 行政赔偿 
  D. 民事赔偿 
  E. 批评教育 
 
15. [单选题]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是
  A. 独立性、方差齐和非正态性 
  B. 独立性、方差不齐和非正态性 
  C. 独立性、方差不齐和正态性 
  D. 独立性、方差齐和正态性 
  E. 非独立性、方差齐和正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