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2024理化检验技术副高医学职称智能每日一练(10月20日)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4-10-20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67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理化检验技术副高医学职称智能每日一练(10月20日)相关信息,更多2024理化检验技术副高医学职称智能每日一练(10月20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预防钩体病赫氏反应的措施是

A. 减少青霉素用量
B. 同时使用氢化可的松治疗
C. 给药途径采用肌内注射
D. 给药途径采用静脉滴注
E. 改用其他抗生素治疗


2. [单选题]按《化妆品卫生规范》(1999年12月),新开发一般化妆品在投放市场前,应考虑进行下列理化检验,以评价其安全性

A. 铅、汞、砷、pH
B. 铅、汞、砷、甲醇
C. 铅、砷、pH、甲醇
D. 铅、汞、砷、甲醛
E. 铅、砷、pH、甲醛


3. [单选题]在离子选择电极法中膜电位与离子活度的关系遵守

A. 朗伯-比尔定律
B. 布朗定律
C. 薛定谔方程
D. 能斯特方程
E. 朗格纽尔方程


4. [单选题]测定粉尘用的滤料是

A. 聚乙烯滤膜
B. 聚丙烯滤膜
C. 聚氯乙烯滤膜
D. 过氧化乙烯滤膜
E. 过氯乙烯滤膜


5. [单选题]各种试剂按纯度从高到低的代号顺序是

A. G.R.>A.R.>C.P.
B. G.R.>C.P.>A.R.
C. A.R.>C.P.>G.R.
D. C.P.>A.R.>G.R.
E. A.R>G.R.>C.P.


6. [多选题]活性碳管采集有机物后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A. 洗脱法
B. 溶剂解吸法
C. 热解吸法
D. 萃取法
E. 酸消解法


7. [单选题]评价采集气溶胶的采样效率时有两种表示方法,目前大气监测中一般采用

A. 流量采样效率
B. 浓度采样效率
C. 总采样效率
D. 体积采样效率
E. 质量采样效率


8. [单选题]下列哪种食物含碘量最低

A. 鱼类
B. 海带
C. 菠菜
D. 贝类
E. 谷类


9. [单选题]凯氏定氮(kjeldahl nitrogen determination)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加入硫酸铜可以

A. 催化炭粒氧化作用,缩短消化时间
B. 提高消化液沸点
C. 有利于有机物分解
D. 固定氮
E. 防止爆沸


10. [多选题]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的内容包括哪3项

A. 测试设备的数量
B. 测试设备的性能
C. 测试设备的工作环境和人员的操作技能
D. 准确的措施及检测数据公正可靠的管理制度
E. 准确的措施及检测数据公正可靠的仪器条件


11. [单选题]化妆品中含有大量Bi、Al、Ca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会干扰测铅的结果,这是因为

A. 它们影响铅的原子化
B. 它们的共振线接近铅的共振线
C. 它们原子化时,吸收大量能量,从而影响铅的测定
D. 它们的氧化物吸收铅的共振线
E. 以上都不对


12. [单选题]pH的定义是

A. 溶液中氢氧根离子(hydroxide ion)浓度的对数
B. 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对数
C. 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
D.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的对数
E.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的负对数


13. [单选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以下列哪种灯作为光源的

A. 钨灯
B. 能斯特灯
C. 空心阴极灯
D. 等离子炬
E. 氘灯


14. [单选题]采集血液标本后,防止溶血的正确转移方法是

A. 将血液直接注入清洁、干燥的试管中
B. 将血液直接注入清洁、干燥的加入抗凝剂的试管中
C. 将血液的各部分尽快冷冻
D. 将针头取下,再沿试管壁将血液注入干燥试管
E. 将血液注入清洁的试管中,并尽快离心


15. [单选题]下列不能放氟化钠溶液的器皿是

A. 玻璃器皿
B. 聚四氟乙烯器皿
C. 聚丙烯器皿
D. 陶瓷器皿
E. 不锈钢器皿


16. [单选题]作为卫生检验的标准方法,下列五个必须具有的基本条件中,请选择一个最确切的条件

A. 科学性、先进性和广泛性
B. 科学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C. 科学性、可行性和广泛性
D. 科学性、广泛性和特异性
E. 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4rrl0n.html
    延伸阅读
    考试资料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