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3卫生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专项练习每日一练(12月11日)相关信息,更多2023卫生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专项练习每日一练(12月11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以下情形中,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是
  A. 有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机构中工作满一年 
  B. 有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二年 
  C. 有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机构中工作满二年 
  D. 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机构中工作满二年 
  E. 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二年 
 
2. [单选题]定位于19p13.lq21和lq31疾病基因(diseases gene)位点的头痛是
  A. 眼肌麻痹型偏头痛 
  B. 视网膜动脉偏头痛 
  C. 无先兆型 
  D. 基底型偏头痛 
  E. 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 
 
3. [单选题]桡神经在何处损伤可不产生桡神经麻痹症状
  A. 在腋下桡神经发出肱三头肌分支以上部位 
  B. 在肱骨中1/3,即发出肱三头肌分支以下部位 
  C. 肱骨下断或前臂上1/3处 
  D. 前臂中1/3以下 
  E. 接近腕关节处 
 
4. [单选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病变是
  A. 肾动脉病变 
  B. 脑动脉病变 
  C.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D. 细小动脉硬化 
  E. 主动脉的粥样硬化 
 
5. [单选题]婴儿痉挛的典型脑电图表现为
  A. 慢棘慢波综合 
  B. 局灶性癫痫样放电 
  C. 高度失律 
  D. 电抑制 
  E. 阵发性快活动 
 
6. [多选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过多过快补充碳酸氢钠产生的不良影响,下列正确的是( )
  A. 脑脊液pH反常升高 
  B. 血pH骤升使血红蛋白和氧的亲和力上升 
  C. 可诱发或加重脑水肿 
  D. 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 
  E. 反跳性碱中毒 
 
7. [单选题]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cardiac asthma)不好鉴别时可使用的药物是
  A. 毛花苷C 
  B. 氨茶碱 
  C. 呋塞米 
  D. 吗啡 
  E. 皮质激素 
 
8. [单选题]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最常见的症状是:
  A. 眩晕和平衡失调 
  B. 耳鸣 
  C. 偏瘫 
  D. 吞咽障碍,构音不清 
  E.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 
 
9. [多选题]原发性帕金森病(primary parkinson disease)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有
  A. 静止性震颤 
  B. 双眼向下凝视麻痹 
  C. 肌强直 
  D. 行动迟缓(motor retardation) 
  E. 姿势反射消失 
 
10. [单选题]女性,29岁,上睑下垂伴复视。体检:右上睑下垂,眼球外展正常,向内、上及下方活动均受限,瞳孔直径右4mm、左2.5mm。为确诊下列哪项检查最有意义
  A. 脑干诱发电位 
  B. 局部脑血流量检查 
  C. 脑电图 
  D. 脑血管造影 
  E. 腰穿检查脑脊液 
 
11. [多选题]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头颅CT扫描可出现
  A. 完全正常 
  B. 肯定有异常发现 
  C. 局灶性低密度区 
  D. 低密度病灶区出现点状高密度影 
  E. 病变区不会有高密度影 
 
12. [多选题]关于静脉窦闭塞,叙述正确的有
  A. CT显示脑实质密度减低 
  B. 静脉窦闭塞初始脑内静脉压即升高 
  C. MRI可显示静脉窦流空影消失 
  D. 后期可见脑室增大和室旁水肿 
  E. 静脉窦闭塞全程血-脑脊液屏障一直保持完好 
 
13. [单选题]经产前检查,医师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
  A. 产前诊断 
  B. 母婴保健 
  C. 孕妇保健 
  D. 胎儿保健 
  E. 产妇保健 
 
14. [单选题]右侧中枢性舌下神经麻痹的表现有
  A. 右侧舌肌萎缩及震颤 
  B. 左侧舌肌萎缩及震颤 
  C. 伸舌偏向病灶对侧 
  D. 伸舌偏向病灶同侧 
  E. 伸舌不受影响 
 
15. [单选题]女,32岁。近几天神态变得奇怪,精神恍惚。从昨天起头痛、呕吐过数次。今晨没起床,嗜睡状态,即使起床又会立即睡着。头外伤史不详。现有发热、颈强、克尼格征阳性,轻度周围性面瘫,但无明显四肢瘫。以下检查结果中首先想了解的是哪项
  A. 脑脊液蛋白 
  B. 脑脊液细胞数+生化 
  C. 脑脊液细胞的种类 
  D. 脑脊液糖定量 
  E. 脑血管造影 
 
16. [单选题]炎球菌王要致病作用在于
  A. 产生溶血毒素 
  B. 产生杀白细胞素 
  C. 产生溶菌酶 
  D. 高分子多糖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 
  E. 血浆凝固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