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卫生2024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每日一练(01月16日)相关信息,更多卫生2024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每日一练(01月16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6岁女孩发热,体检咽部红肿,有颈强直,有脑膜刺激症状,腰穿有脓性脑脊液,但未培养出脑膜炎双球菌。临床诊断为脑膜炎,请问下列哪种细菌还能引起本病
  A. B链球菌 
  B. 流感杆菌 
  C. 新型隐球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肺炎双球菌 
 
2. [单选题]经产前检查(prenatal examination),医师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
  A. 产前诊断 
  B. 母婴保健 
  C. 孕妇保健 
  D. 胎儿保健 
  E. 产妇保健 
 
3. [单选题]磺脲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被称为原发性治疗失败的治疗时间是
  A. 一月内 
  B. 两个月内 
  C. 两周内 
  D. 半年内 
  E. 三个月内 
 
4. [多选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酮体包括
  A. 乙酰乙酸 
  B. β-羟丁酸 
  C. 丙酮 
  D. 丙酮酸 
  E. 乳酸 
 
5. [多选题]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
  A. 从大体上看是脑干和脊髓软膜以外的神经组织 
  B. 从大体上看是颅骨与脊柱以外的神经组织 
  C. 从组织学上看是由神经膜细胞(雪旺细胞)包绕的神经组织 
  D. 神经肌肉接头 
  E. 锥体束(pyramidal tract)以外的全部神经结构 
 
6. [单选题]制定国家艾滋病监测规划和方案的机构是
  A. 卫生部 
  B. 国务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国务院办公厅 
  E. 全国人大常委会 
 
7. [单选题]多发性硬化亚洲患者的特点,正确的是
  A. 多侵犯视神经和脊髓 
  B. 病灶中软化、坏死相对少见 
  C. 我国是多发性硬化高发区 
  D. 亚洲患者以慢性多发性硬化多见 
  E. 我国发病人群中少数民族较汉族多见 
 
8. [单选题]对癫痫有重要诊断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A. 脑彩超(TCD) 
  B. 磁共振(MRI) 
  C. 脑脊液(CSF) 
  D. 脑电图(EEG) 
  E. 计算机体层扫描(CT) 
 
9. [单选题]患者男,58岁,“发作性左眼黑蒙2 d,再次发作伴右侧肢体无力12 h”来诊。有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病史。查体:BP 160/95 mmHg;意识清楚,言语不流利;粗测视力、视野未见异常;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腱反射较左侧活跃,右侧巴宾斯基征(+)。颅脑CT未见出血。其最可能的诊断以及病变血管是
  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左侧颈内动脉) 
  B.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左侧大脑中动脉) 
  C.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右侧大脑中动脉) 
  D. 脑梗死(左侧颈内动脉) 
  E. 脑梗死(右侧颈内动脉) 
 
10. [多选题]颅脑后循环缺血的症状包括
  A. 共济失调、眩晕和吞咽困难 
  B. 双侧肢体无力 
  C. 双侧视力丧失 
  D. 单眼复视 
  E. 左侧面部、肢体麻木 
 
11. [单选题]急性硬膜外血肿出血来源最常见的血管是
  A. 脑膜中动脉 
  B. 脑膜中静脉 
  C. 静脉窦 
  D. 板障静脉 
  E. 脑膜前动脉 
 
12. [单选题]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大体包括以下部分,但除外
  A.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B.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准则、规范 
  C. 伦理学产生、发展及其规律 
  D. 医学道德教育、评价和修养 
  E. 医学道德中特殊问题 
 
13. [多选题]关于颅内微出血,叙述错误的有
  A. T2加权MRI序列最易辨认 
  B. 是指局灶性急性出血 
  C. 与年龄增长无关 
  D. 与高血压无关 
  E. 与血清胆固醇升高有关 
 
14. [单选题]椎基底动脉闭塞的主要症状(main symptoms)不包括
  A. 眩晕 
  B. 行走不稳 
  C. 恶心、呕吐 
  D. 偏瘫、偏身感觉减退、偏盲 
  E. 四肢瘫痪 
 
15. [单选题]根据《母婴保健法》的规定,产前诊断出现下列哪种情形时,医师应当向夫妻双方说明情况,并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意见的是
  A. 胎儿患有严重遗传性疾病 
  B. 胎儿患有遗传性疾病 
  C. 胎儿有一般性缺陷 
  D. 孕妇患传染病 
  E. 以上都不是 
 
16. [单选题]反流性食管炎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A. 食管对反流物清除功能削弱 
  B. 胃酸、胃蛋白酶所致的食管黏膜损伤 
  C. 碱性反流物所致的食管黏膜损伤 
  D. 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低下 
  E. 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