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中西医结合儿科高级职称(正高)2023冲刺密卷分析(04.27)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4-27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74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中西医结合儿科高级职称(正高)2023冲刺密卷分析(04.27)相关信息,更多中西医结合儿科高级职称(正高)2023冲刺密卷分析(04.27)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淋家误用汗法可引起

A. 小腹弦急
B. 便血
C. 尿血
D. 口舌干燥
E. 大汗出


2. [多选题]头目晕眩可见于哪些方证( )

A. 泽泻汤证
B. 五苓散证
C. 苓桂术甘汤证
D. 小半夏加茯苓汤证
E. 苓桂五味甘草汤证


3. [单选题]小陷胸汤证的治法是

A. 泻热,逐水,破结
B. 逐水破结,峻药缓攻
C. 清热涤痰,宣肺平喘
D. 温下寒实,涤痰破结
E. 清热,化痰,开结


4. [多选题]《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女子"形坏而无子"的因素有( )

A. 任脉虚
B. 太冲脉衰
C. 天癸竭
D. 地道不通
E. 年届七七


5. [单选题]风温病的病因是

A. 温热病邪
B. 风寒病邪
C. 风热病邪
D. 燥热病邪
E. 暑热病邪


6. [单选题]藿朴夏苓汤和三仁汤均能宣表化湿,但三仁汤较适用于

A. 表湿偏重者
B. 里湿偏重者
C. 湿热并重者
D. 外有表寒,内有湿滞者
E. 湿渐化热者


7. [单选题]《金匮要略》将黄疸病以()分类

A. 病因
B. 湿热程度
C. 黄色明晦
D. 性别
E. 病机


8. [单选题]十二经脉中直接起于本脏的经脉是

A. 足太阴脾经
B. 足少阴肾经
C. 手厥阴心包经
D. 手太阴肺经
E. 手少阴心经


9. [多选题]开窍法主要适应证是( )

A. 热邪内陷心包
B. 营分热邪扰乱心神
C. 痰浊内蒙机窍
D. 腑实浊气扰神
E. 邪陷厥阴动血痉厥


10. [单选题]《温病条辨》中指出:温病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决定使用下法或滋肾法的主要依据是

A. 口渴或口不渴
B. 脉沉实或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
C. 发热或不发热
D. 恶寒或不恶寒
E. 烦躁或不烦躁


11. [单选题]首先明确认识烂喉痧的医家是

A. 吴鞠通
B. 王孟英
C. 叶天士
D. 陈耕道
E. 张仲景


12. [单选题]湿温,症见身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呕恶,心烦,便溏色黄,小便短赤,苔黄滑腻,脉濡数,其病机为

A. 湿重热轻,困阻中焦
B. 湿热弥漫三焦
C. 湿热并重,困阻中焦
D. 气分湿热蕴蒸,酿成热毒
E. 湿热郁阻少阳


13. [多选题]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

A. 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
B. 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
C. 温病学是《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
D. 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
E. 《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14. [单选题]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小便清者宜用

A. 小承气汤
B. 桂枝汤
C. 桂枝加附子汤
D. 小柴胡汤
E. 大柴胡汤


15. [单选题]《金匮要略》论治血痹"阴阳俱微"的方剂是

A. 薯蓣丸
B. 肾气丸
C. 黄芪桂枝五物汤
D. 天雄散
E. 小建中汤


16. [多选题]《灵枢·本藏》中,“此人之常平也”应当包括

A. 禀赋强
B. 血和
C. 卫气和
D. 志意和
E. 寒温和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6524re.html
    延伸阅读
    考试资料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