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微生物技术医学高级职称(正高)2023优质每日一练(10月26日)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10-26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89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微生物技术医学高级职称(正高)2023优质每日一练(10月26日)相关信息,更多微生物技术医学高级职称(正高)2023优质每日一练(10月26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多选题]按NCCLSEP6进行线性评价时,标本的种类可以( )

A. 混合病人血清
B. 溶血患者标本
C. 商品的质控物或校准物
D. 病人待测物的混合血清(pooled serum)
E. 用特殊材料透析过的混合血清(pooled serum)


2. [多选题]有关百日咳鲍特菌,叙述正确的是

A. 经呼吸道传播
B. 体液免疫是其抗感染免疫(anti-infection immunity)机制
C. 病后能获得牢固免疫力
D. 用灭活疫苗预防
E. 为革兰阴性杆菌,无荚膜


3. [多选题]以下内毒素的毒性作用正确的是()

A. 发热反应
B.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C. DIC
D. 白细胞反应
E. 腹痛


4. [多选题]瑞特染色的缓冲液pH应恒定在

A. 6.0
B. 6.4
C. 6.6
D. 6.8
E. 7.0


5. [多选题]实验室在不得不接收和处理“不满意”标本后,应该()

A. 在报告单上注明“不满意”标本的状况
B. 说明标本状况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C. 如实报告检验结果
D. 检验员可以自行更改部分检测项目
E. 保持与临床沟通


6. [多选题]对细菌合成的代谢产物表述错误的是

A. 热原质大多数为革兰阳性菌合成
B. 毒素和侵袭性酶在细菌致病性中甚为重要
C. 不同细菌产生不同的色素,在鉴别细菌上有一定意义
D. 细菌不能产生抗生素
E. 某些细菌产生的细菌素作用范围广泛


7. [多选题]肠杆菌科细菌与引起疾病对应正确的是

A. 伤寒--伤寒沙门菌
B. 副伤寒--副伤寒沙门菌
C. 细菌性痢疾--志贺菌
D. 食物中毒--丙型副伤寒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等
E. 细菌性痢疾--大肠埃希氏菌


8. [多选题]锥虫感染宿主后常可引起哪些疾病( )

A. 锥虫下疳
B. 出现广泛的淋巴结肿大、脾充血肿大
C. 睡眠病
D. 贫血
E. 象皮肿


9. [多选题]下列对丝虫描述正确的是( )

A. 成虫虫体呈丝线状,乳白色,体表光滑
B. 头端略膨大,呈球形或椭圆形,口在头顶正中,周围有两圈乳突
C. 微丝蚴细长,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外被鞘膜
D. 感染期幼虫为丝状蚴
E. 人是班氏丝虫惟一的终宿主


10. [多选题]葡萄球菌感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 带菌率高,易引起医院内交叉感染
B. 营养要求高,细菌很难分离培养
C. 对常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
D. 抗体对葡萄球菌感染不起保护作用
E. 感染易于扩散


11. [多选题]下列卡氏肺孢子虫病病原学诊断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 收集痰液或支气管分泌物(bronchial secretion)检查包囊,检出率低
B. 收集痰液或支气管分泌物(bronchial secretion)检查包囊,检出率高
C.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刷检,支气管活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检出率高
D. 经皮肤穿刺肺活检和开胸活检,方法虽可靠,但创伤性大
E. 用外科手术取皮下包块或节结活检虫体


12. [多选题]分枝杆菌属细菌的特征是

A. 形态细长或略带弯曲,呈分枝状生长的需氧杆菌
B. 细胞壁含有很少量脂质
C. 具有抗酸性
D. 无鞭毛、无芽胞、无荚膜
E. 引起急性疾病


13. [多选题]血吸虫寄生于螺丝体内的阶段有( )

A. 袋形母胞蚴
B. 子胞蚴
C. 尾蚴
D. 虫卵
E. 童虫


14. [多选题]对支原体敏感的抗生素是

A. 青霉素
B. 红霉素
C. 第三代头孢菌素
D. 四环素
E.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15. [多选题]实验室应建立和保持有效的适合试验范围的培养基(试剂)质量控制程序,该程序内容应包括()

A. 对培养基(试剂)进行评估
B. 对培养基(试剂)接受/拒收的标准
C. 对自备的和商业提供的培养基(试剂)都需要评估
D. 过期试剂在不影响结果的情况下可以继续使用
E. 实验室不得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培养基


16. [多选题]实验人员的危险操作可导致生物污染的发生,临床实验室常见的危险操作有

A. 离心时离心管(centrifuge tube)碎裂
B. 打印报告
C. 打碎带有培养物的平皿、打碎干燥菌种安瓿等
D. 实验室间运送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容器泄漏
E. 微生物气溶胶吸入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6r7kjw.html
    延伸阅读
    考试资料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