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3副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眼科学(副高)每日一练冲刺练习(05月24日)相关信息,更多2023副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眼科学(副高)每日一练冲刺练习(05月24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医学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患者男性,55岁,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痛史多年,剧烈咳嗽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心肌梗死 
  B. 肺不张 
  C. 肺梗死 
  D. 胸腔积液 
  E. 自发性气胸 
 
2. [单选题]左颞叶钩回疝早期的典型症状是 ( )
  A. 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四肢瘫痪 
  B. 昏迷、右侧瞳孔散大、右侧肢体瘫痪 
  C. 昏迷、左侧瞳孔散大、右侧肢体瘫痪 
  D. 昏迷、右侧瞳孔散大、左侧肢体瘫痪 
  E. 昏迷、左侧瞳孔散大、左侧肢体瘫痪 
 
3. [单选题]男,68岁,因跌伤左胫腓骨中下段横形骨折,经手法整复,达功能复位,给予管型石膏外固定,4个月后拍片复查,骨折线清晰,未见明显骨痂生长,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年老 
  B. 周围软组织损伤的影响 
  C. 由于管型石膏外固定,影响患者功能锻炼 
  D. 骨折段血液供应不良 
  E. 复位不理想 
 
4. [单选题]反映HBV感染最直接、特异的指标是
  A. HBsAg 
  B. HBeAg 
  C. HBxAg 
  D. DNA多聚酶 
  E. HBVDNA 
 
5. [单选题]张力性气胸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A. 纵隔向健侧移位 
  B. 纵隔扑动 
  C. 胸壁反常呼吸运动 
  D. 肺内气体对流 
  E. 皮下气肿 
 
6. [单选题]依托咪酯的静脉全麻诱导推荐剂量为 ( )
  A. 0.1mg/kg 
  B. 0.2mg/kg 
  C. 0.3mg/kg 
  D. O.4mg/kg 
  E. 0.5mg/kg 
 
7. [单选题]下列关于预防医学的提法中,错误的是
  A. 它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B. 它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 
  C. 它以防治结合为指导思想 
  D. 它以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等理论和方法,探讨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特点 
  E. 它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 
 
8. [单选题]欧美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四原则不含
  A. 不伤害 
  B. 有利 
  C. 尊重 
  D. 胆识 
  E. 公正 
 
9. [单选题]婚前医学检查,对确诊患有严重遗传病不宜生育者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不能结婚 
  B. 可以结婚,但需要采取长效避孕措施或者实施结扎手术 
  C. 可以结婚,但需提交书面声明,保证不生育 
  D. 可以结婚,但必须符合晚婚规定 
  E. 《婚姻法》未明确规定禁止结婚的,可以结婚 
 
10. [单选题]应与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相鉴别的是
  A. 结核球 
  B. 肺脓肿 
  C. 支气管肺炎 
  D. 肺良性肿瘤 
  E. 粟粒性肺结核 
 
11. [单选题]治疗急性脊髓炎首选药物是
  A. 抗生素 
  B. 维生素 
  C. 皮质类固醇激素 
  D. 神经生长因子 
  E. 血管扩张剂 
 
12. [单选题]某医生在门诊值班时发现一霍乱患者,必须在哪一个规定时限内报告
  A. 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 
  B. 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 
  C. 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 
  D. 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 
  E. 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36小时内 
 
13. [单选题]关于胃溃疡的发病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一般胃酸分泌正常或偏低 
  B. 好发于与泌酸腺区邻近的胃黏膜 
  C. 胃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低于十二指肠溃疡 
  D. 胃溃疡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明显升高 
  E. 部分胃溃疡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有密切关系 
 
14. [单选题]患者,男,50岁。每日吸烟20支已多年。近来经常咳嗽,痰中有血丝,1周前突感呼吸困难。X线透视见右侧胸腔大片致密阴影,胸腔穿刺抽出大量血性胸水。应首先考虑的是
  A. 结核性胸膜炎 
  B. 大叶性肺炎并发胸膜腔积脓 
  C. 肺癌转移至胸膜 
  D. 肺癌并发肺脓肿 
  E. 肺门淋巴结转移癌压迫胸导管 
 
15. [单选题]周围型肺癌增大阻塞支气管管腔时,X线表现为
  A. 膈肌抬高 
  B. 全肺不张 
  C. 气管明显移位 
  D. 气管分叉角度增大 
  E. 节段性肺炎或肺不张 
 
16. [单选题]应对新生儿采取保温措施的原因有
  A. 当环境温度下降时,新生儿只能通过寒战反应产热 
  B. 新生儿的皮下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 
  C. 新生儿不容易通过辐射方式散热 
  D.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机制不健全 
  E. 新生儿对炎热环境的适应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