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肾内科学(副高)模拟考试练习题299相关信息,更多2024肾内科学(副高)模拟考试练习题299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医学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一患者从2米高处跌下2天,颏部着地,神志清,无头痛、呕吐史,两侧耳前区牙痛明显,肿胀,开口轻度受限,应考虑:
A. 眶骨骨折
B. 颧弓骨折
C. 双侧下颌骨髁状突骨折
D. 下颌体部骨折
E. 下颌骨颏部骨折
2. [单选题]能减小远中游离端义齿的基牙扭力的卡环是
A. RPI卡环
B. 圈形卡环
C. 对半卡环
D. 杆形卡环
E. 回力卡环
3. [单选题]下唇麻木是哪种阻滞麻醉注射成功的主要标志
A.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B.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C.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D.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E. 颊神经阻滞麻醉
4. [单选题]铸造前腭杆前缘距离余留牙牙龈缘的距离
A. ≥3mm
B. ≥4mm
C. ≥5mm
D. ≥6mm
E. ≥7mm
5. [单选题]下列关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描述错误的是:
A. 中老年人多见
B. 神经系统检查常有阳性体征
C. 为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
D. 历时数秒至数分钟
E. 多单侧发病
6. [单选题]《执业医师法》(the licensed physician law)规定给执业医师予以表彰或奖励的情形,下列各项中在该法没有规定的是
A. 在执业活动中,医德高尚,事迹突出的
B. 服务态度和蔼,从未出现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的
C. 长期在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条件艰苦的基层单位努力工作的
D. 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等紧急情况时,救死扶伤、抢救诊疗表现突出的
E. 对医学专业技术有重大突破,作出显著贡献的
7. [单选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A.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医务人员疏忽而发生的不良后果;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
B.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医务人员过于自信(over-confidence)而发生的不良后果;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
C.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医务人员技术原因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
D.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发生并发症;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
E.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
8. [单选题]提出"生物医学逐渐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这一观点的是
A. 希波克拉底
B. 恩格尔
C. 帕兹瓦尔
D. 胡弗兰德
E. 皮内尔
9. [单选题]关于基准平面,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A. 基准平面为头影测量中相对稳定的平面
B. 最常用的基准平面有前颅底平面,眼耳平面和Bolton平面
C. 大部分个体在正常头位时,眼耳平面与地面平行
D. Bolton平面多用作重叠头影图的基准平面
E. 以上都不对
10. [单选题]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由哪个或哪几个机构或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A.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
C.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
D.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
E.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
11. [单选题]下颌全口义齿(mandible complete denture)相对应的应缓冲的区域,不包括 ( )
A. 舌侧翼缘区
B. 下颌舌骨嵴
C. 下颌颊系带
D. 舌系带
E. 下颌隆突
12. [单选题]某男性患者,65岁,经涎腺专家门诊诊断以"腮腺Warthin瘤"收住院。以下所述中哪项与此诊断无关
A. 患者有20年大量吸烟史
B. 肿物在感冒时增大
C. 双侧腮腺后下极均可触及栗子大小、质软肿物
D. 核素扫描肿物有核素浓聚
E. 该肿瘤男女性发病率相近
13. [单选题]哥特式弓描记是为了
A. 确定垂直高度
B. 确定正中关系
C. 了解下颌运动状况
D. 协助患者下颌后退
E. 重复测定校对的依据
14. [单选题]下列关于预防医学的提法中,错误的是
A. 它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B. 它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
C. 它以防治结合为指导思想
D. 它以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等理论和方法,探讨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特点
E. 它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