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卫生职称妇产科卫生职称副高免费每日一练下载(06月05日)相关信息,更多2024卫生职称妇产科卫生职称副高免费每日一练下载(06月05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提示有损害的神经是
  A. 迷走神经 
  B. 面神经 
  C. 滑车神经 
  D. 副神经 
  E. 三叉神经 
 
2. [多选题]骨盆外测量包括( )
  A. 髂棘间径 
  B. 坐骨切迹宽度 
  C. 坐骨棘间径 
  D. 骶耻外径 
  E. 髂嵴间径 
 
3. [单选题]使用激素治疗功血下列哪项不恰当
  A.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用孕激素 
  B. 围绝经期用雄激素 
  C. 青春期用雌激素 
  D. 无排卵型功血萎缩型内膜可用孕激素 
  E. 黄体功能不全用孕激素 
 
4. [单选题]出现产后出血应行子宫切除的是
  A. 穿透性胎盘植入 
  B. 胎盘嵌顿 
  C. 凝血功能障碍 
  D. 宫缩乏力 
  E. 胎盘粘连 
 
5. [单选题]某孕妇,孕35周,诊断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常见的临床表现除外
  A. 神经系统症状 
  B. 贫血程度严重 
  C. 常有乏力、头晕、心悸、气短 
  D. 消化道症状如腹泻 
  E. 高热、水肿 
 
6. [单选题]正常分娩保护会阴的时间是( )
  A. 经产妇宫口开大4~5cm,宫缩规律有力时 
  B. 初产妇宫口开全 
  C. 初产妇先露着冠时 
  D. 初产儿头拨露使会阴后联合皮肤紧张时 
  E. 经产妇宫口开全时 
 
7. [单选题]患者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其治法是( )
  A. 理气消胀 
  B. 消食导滞 
  C. 理气和胃 
  D. 消食健脾 
  E. 和胃止呕 
 
8. [单选题]胎儿电子监护中,下列哪项提示胎儿宫内窘迫
  A. 子宫收缩后胎心率基线增加15次/分以上,持续时间>15秒 
  B. 子宫收缩开始后一段时阋,出现胎心率减慢,但下降缓慢,下降幅度<50次/分,时间长,恢复慢 
  C. 胎心率与胎缩无恒定关系的减速,下降迅速且幅度较大(>70次/分),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恢复迅速 
  D. 胎动后胎心率加速>15次/分(BPM),持续时间>15秒 
  E. 胎心率减速与子宫收缩同时出现,宫缩后迅即恢复正常,下降幅度>50次/分,时间短,恢复快 
 
9. [单选题]关于妊娠期呼吸系统变化描述恰当的是
  A. 妊娠期肺活量无明显变化(significant change) 
  B. 妊娠期潮气量无明显变化(significant change) 
  C. 因膈肌上抬,肺泡换气量减少约65% 
  D. 残气量增加20% 
  E. 每分钟通气量无明显变化(significant change) 
 
10. [多选题]羊水过多对胎儿的影响包括
  A. 胎位异常 
  B. 早产 
  C. 肌肉骨骼畸形 
  D. 食管闭锁 
  E. 脐带帆状附着 
 
11. [单选题]有关妊娠合并慢性肾炎,错误的是
  A. 不宜妊娠者可以在妊娠早期行药物流产 
  B. 控制血压是防止本病恶化的关键,当血压>160/110mmHg时应用降压药 
  C. 若血清肌酐<13.6μmol/L,可继续妊娠 
  D. 终止妊娠以剖宫产为宜,同时行绝育术 
  E. 氮质血症型不宜妊娠 
 
12. [单选题]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哪项是错误的
  A. 多见于高龄初产妇 
  B. 多见于精神过度紧张者 
  C. 可见于枕后位或头盆不称者 
  D. 宫缩特点是节律不协调,伴极向倒置 
  E. 宫缩间歇时,子宫完全放松 
 
13. [单选题]双上肢长短不一,不出现在
  A. 先天性短肢畸形 
  B. 关节脱位 
  C. 肱骨中段骨折 
  D. 正中神经受损 
  E. 骨折重叠 
 
14. [单选题]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分娩时应做到
  A. 宫口开全后,鼓励孕妇屏气用力以尽快结束分娩 
  B. 第二产程中应肌注吗啡 
  C. 胎儿娩出后,产妇腹部放置沙袋 
  D. 为预防分娩期心力衰竭,产前应达洋地黄饱和量 
  E. 急性心力衰竭时应即刻刮宫产结束分娩 
 
15. [单选题]女性,25岁,有性生活史,停经8周,阴道少量流血5日。子宫如妊娠3个月大,软,双附件区各有5cm×5cm×3cm囊性肿物,本例应首先考虑
  A. 早孕合并卵巢囊肿 
  B. 葡萄胎 
  C. 难免流产 
  D. 先兆流产 
  E. 先兆流产合并卵巢囊肿 
 
16. [单选题]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因素,下列哪项与之无关
  A. 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 
  B. 有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者 
  C. 子宫张力过高,如羊水过多、双胎、糖尿病巨大儿者 
  D. 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 
  E. 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