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幽门螺杆菌致胃癌的可能机制是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3-01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760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ABC。A.幽门螺杆菌的代谢产物直接转化黏膜 B.类同于病毒的致病机制 C.引起炎症反应 D.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没有关系 E.患者自身免疫因素造成 更多临床医学检验正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多选题]幽门螺杆菌致胃癌的可能机制是

A. 幽门螺杆菌的代谢产物直接转化黏膜
B. 类同于病毒的致病机制
C. 引起炎症反应
D.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没有关系
E. 患者自身免疫因素造成


2. [多选题]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将标准品(参考物)分级为

A. 一级标准品
B. 二级标准(secondary standard)
C. 控制物
D. 校准品
E. 定值血清


3. [多选题]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局部粘膜免疫是霍乱保护性免疫(protective immunity)的基础,是因为

A. 肠腔中出现保护性的IgG肠毒素抗体
B. 肠腔中出现保护性的IgM抗菌抗体
C. 肠腔中的SIgA可凝集病菌,使其失去动力
D. 肠腔中的SIgA可与菌毛结合,阻止病菌粘附
E. 肠腔中的SIgA可与霍乱肠毒素(cholera enterotoxin)B(enterotoxin b)亚单位结合,阻断肠毒素与小肠上皮细胞受体作用


4. [多选题]关于阴道清洁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均提示阴道炎症
B. 除Ⅰ级外,Ⅱ级、Ⅲ级、Ⅳ级均提示阴道炎症
C. 正常阴道清洁度为Ⅰ-Ⅱ级
D. 正常阴道清洁度为Ⅰ-Ⅲ级
E. Ⅲ-Ⅳ级提示阴道炎症


5. [多选题]关于真菌分离培养技术,正确的是

A. 大培养平皿法只能培养生长繁殖较快的真菌,不适用于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等真菌
B. 抑制霉菌琼脂可用于一些二相性真菌霉菌——酵母转变
C. 大培养试管法是真菌分离培养、传代和保存菌种最常用的方法
D. 产色培养基用于假丝酵母菌属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E. 察氏培养基为鉴定曲霉菌属的参考培养基


6. [多选题]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特点包括 ( )

A. 稳定易培养
B. 是B细胞恶性肿瘤
C. 自身不分泌Ig或细胞因子
D. 是HGPRT缺陷株
E. 融合率高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d0lmyz.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