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卫生职称2025神经电生理医学中级卫生技术精编在线题库(01月03日)相关信息,更多卫生职称2025神经电生理医学中级卫生技术精编在线题库(01月03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E. 7个 
 
2. [单选题]年轻女患,反复出现左眼黑朦视物不清,约40分钟出现右额颞部剧痛,伴呕吐、面色苍白,持续约5小时进入睡眠状态,次日恢复正常。应诊断为( )。
  A. 蛛网膜下腔出血 
  B. 椎基底动脉TIA 
  C. 无先兆的偏头痛 
  D. 有先兆的偏头痛 
  E. 特殊型偏头痛 
 
3. [单选题]病程出现复发—缓解特点,提示疾病的性质是( )。
  A. 脱髓鞘疾病 
  B. 神经变性疾病 
  C. 感染性疾病 
  D. 营养及代谢疾病 
  E. 血管性疾病 
 
4. [单选题]小儿脑电图(children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诊断的参考分级标准为( )。
  A. 正常、界限性、异常 
  B. 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 
  C. 正常、正常范围、异常 
  D. 正常、正常范围、界限性、异常 
  E. 正常、界限性、轻度异常、重度异常、极重度异常 
 
5. [单选题]下列为化学突触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前膜较一般的神经元膜厚 
  B. 后膜具有特异受体 
  C. 突触间隙内含黏多糖和糖蛋白 
  D. 前膜内侧有致密突起 
  E. 突触间隙宽约90~100nm 
 
6. [单选题]特发性癫痫及癫痫综合征除外以下哪项?( )
  A. 可疑遗传倾向 
  B. 某一特殊年龄段起病 
  C. 无其他明显病因 
  D. 无特征性临床及脑电图表现 
  E. 有明确的诊断标准 
 
7. [单选题]混合性失语( )。
  A. 吐字不清 
  B. 能说个别单字,说话困难 
  C. 会说话,听不懂话 
  D. 能说一般的话,不会称呼物体的名称 
  E. 听懂个别单字,能说个别单字 
 
8. [单选题]53岁男患在饮酒中出现言语不清、呕吐,随即昏迷。查体:血压200/130mmHg,双眼球向左共同偏视,右鼻唇沟浅,右侧肢体坠落试验(+),对针刺无反应,临床诊断脑出血。部位是( )。
  A. 左侧基底节 
  B. 右侧基底节 
  C. 左侧桥脑 
  D. 右侧桥脑 
  E. 左侧顶叶 
 
9.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应列入
  A. 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 
  B. 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 
  C. 医疗机构等级评审 
  D. 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important basis) 
  E. 以上都对 
 
10. [单选题]四肢远端感觉障碍( )。
  A. 右侧神经干型感觉障碍 
  B. 末梢型感觉障碍 
  C. 右侧皮质型感觉障碍 
  D. 左侧皮质型感觉障碍 
  E. 右侧延髓外侧部受损的感觉障碍 
 
11. [单选题]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疼痛特点为( )。
  A. 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持续性剧痛 
  B. 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持续性钝痛 
  C. 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 
  D. 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性钝痛 
  E. 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性剧痛 
 
12. [单选题]正常睡眠K-综合波( )。
  A. 出现于NREM睡眠Ⅱ期 
  B. 可延续到NREM睡眠Ⅲ期 
  C. 主要分布在顶区和额区 
  D. 一个完整的K-综合波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E. K-综合波是由睡眠引起的 
 
13. [单选题]关于重症肌无力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疲劳 
  B. 症状常晨轻暮重,重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C. 是一种获得性身免疫性疾病 
  D. 抗胆碱酯酶药物有效 
  E. 高频神经重复电刺激动作电位波幅升高 
 
14. [单选题]脊髓横贯性损害引起感觉障碍的特点是( )。
  A. 形状不规则的条块状感觉障碍 
  B. 受损节段平面以下双侧深、浅感觉缺失 
  C. 受损节段平面以下双侧痛温觉缺失伴自发性疼痛 
  D. 受损节段平面以下双侧感觉异常和感觉过敏 
  E. 受损节段平面以下痛温觉缺失,触觉及深感觉保留 
 
15.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what is)时间公布执行的
  A. 2010年1月7日 
  B. 2012年1月7日 
  C. 2012年6月26日 
  D. 2012年8月27日 
  E. 2012年10月20日 
 
16. [单选题]地西泮对睡眠周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 延长睡眠潜伏期 
  B. 增加慢波睡眠期(Ⅲ~Ⅳ期) 
  C. 增加慢波睡眠期(Ⅰ~Ⅱ期) 
  D. 延长快波睡眠潜伏期 
  E. 纺锤波数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