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病理学技术(士)学卫生初级资格2023每日一练精选(09月13日)相关信息,更多病理学技术(士)学卫生初级资格2023每日一练精选(09月13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细胞质的染色与pH的关系错误的是
A. pH调到蛋白质等电点4.7~5.0时,酸性染料不易染色
B. pH调到蛋白质等电点4.7~5.0时,碱性染料不易染色
C. pH调到蛋白质等电点6.7~6.8时,胞质易染色
D. pH调到蛋白质等电点6.7~6.8时,胞核易染色
E. pH调到蛋白质等电点6.7~6.8时,胞核不易染色
2. [单选题]下列哪项可用于蛋白质定量的测定方法?( )
A. 紫外分光光度法
B. Folin-酚试剂反应
C. 茚三酮反应
D. 双缩脲反应
E. 以上都可以
3. [单选题]下列哪项因素与肺癌发病关系最密切?( )
A. 慢性肺部疾病
B. 职业性致病因素
C. 免疫缺陷
D. 长期吸烟
E. 遗传因素
4. [单选题]常规HE染色中细胞核呈
A. 红色
B. 绿色
C. 蓝色
D. 黄色
E. 黑色
5. [单选题]家兔的正确抓取方法是
A. 右手抓住双耳,左手固定好后肢
B. 右手抓住颈部,左手托住臀部
C. 右手抓住背后侧,左手固定好后肢
D. 右手抓住前肢,左手固定好后肢
E. 右手抓住颈部,左手抓住背部
6. [单选题]有关组织固定剂的不良影响,下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甲醛固定时,常有甲醛色素的异常沉积
B. 不同固定剂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细胞内物质损失
C. 固定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皱缩
D. 常规应用的甲醛固定剂不会引起组织皱缩
E. 甲醛影响水溶性猩红S的染色
7.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
A. 2010年1月7日
B. 2012年1月7日
C. 2012年6月26日
D. 2012年8月27日
E. 2012年10月20日
8.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修复抗原的方法?( )
A. 冷冻
B. 水浴加热
C. 高压加热
D. 微波加热
E. 蛋白酶消化
9. [单选题]原位杂交固定是为了( )。
A. 保持细胞形态结构,最大限度地保存细胞内的DNA或RNA水平,使探针易于进入细胞或组织
B. 保持酶的活性,使酶联抗体易于连接到组织或细胞上
C. 保持细胞形态结构,最大限度地保存细胞内的蛋白水平,使抗体易于进入组织或细胞
D. 保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使抗体易于检测
E. 增强杂交信号,降低非特异性染色
10. [单选题]嗜铬细胞瘤首选的免疫组化标记是
A. calretinin
B. HMB45
C. GFAP
D. CgA
E. NBA
11. [单选题]超抗原能激活大量T细胞,约占T细胞库的( )。
A. 40%~80%
B. 20%~40%
C. 5%~20%
D. 1%~3%
E. 0.1%~0.5%
12. [单选题]关于细胞凋亡时的生物化学表现,正确的是
A. 早期即出现线粒体DNA损伤
B. 不需要核基因表达
C. 细胞膜功能完好
D. 细胞膜丧失功能
E. 不需要谷氨酸转移酶的激活
13. [单选题]Masson三色染色法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胶原纤维呈红色,肌纤维呈绿色,红细胞呈橘红色(jacinth)
B. 胶原纤维呈蓝色,肌纤维呈红色,红细胞呈蓝褐色
C. 胶原纤维呈蓝色,肌纤维呈黄色,红细胞呈橘红色(jacinth)
D. 胶原纤维呈黑色,肌纤维呈绿色,红细胞呈红色
E. 胶原纤维呈绿色,肌纤维呈黄色,红细胞呈红色
14. [单选题]关于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判断传染病流行是单株还是多株感染
B. 有助于识别可能的传播宿主及途径
C. 识别高毒株,追踪难以培养的传染因子
D. 鉴定新的微生物
E. 查找传染源
15.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膀胱的正确描述?( )
A. 在男性,体与前列腺相邻
B. 膀胱尖向下
C. 底朝向后上方
D. 空虚时全部位于盆腔内
E. 在女性,后方与直肠相邻
16. [单选题]凝集素指的是( )。
A. 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higher animal)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能凝集血小板,因而得名
B. 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higher animal)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能凝集红细胞,因而得名
C. 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higher animal)中提纯的黏蛋白,因能凝集红细胞,因而得名
D. 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higher animal)中提纯的脂蛋白或能与脂类结合的脂蛋白,因能凝集红细胞,因而得名
E. 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higher animal)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能凝集白细胞,因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