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卫生2023疼痛学副高卫生高级职称试题题库(8X)相关信息,更多卫生2023疼痛学副高卫生高级职称试题题库(8X)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成人SCD患者中有()的比例其入院原因是急性镰状细胞性疼痛。
A. 少于10%
B. 约25%
C. 约50%
D. 约75%
E. 多于90%
2. [单选题]一个37岁女性患者,接受广泛腹部手术,术后在ICU恢复。患者自主呼吸良好,生命体征平稳,但目前无法耐受口饲,为缓解疼痛,目前最合适的给予阿片类镇痛药的途径是()
A. PCA静脉注射给药,吗啡
B. 口服给药,羟考酮控释片
C. 经皮肤贴剂给药,双氢吗啡酮
D. 口服给药,立即起效的羟考酮片
E. 以上都正确
3. [多选题]下面关于TCAs镇痛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TCA的镇痛作用不依赖它们对临床抑郁的作用
B. TCA镇痛开始的时间范围是3-7天
C. 镇痛的发生比抗抑郁作用需要的剂量和血浆水平要低
D. TCA的镇痛特性要优于SSRI
4. [多选题]"水"性具有的特征包括( )
A. 受纳
B. 寒凉
C. 滋润
D. 向下
E. 静藏
5. [单选题]下面对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spp)和沙雷杆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为革兰染色阴性
B. 为肠内正常菌群,平常不致病,当数量多、毒力大或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则成为致病菌
C. 常为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
D. 感染的特点是局限性组织坏死、脓液稠厚、色黄而臭,常引起疖、痈、急性骨髓炎及败血症等
E. 近年来感染有上升的趋势,对常用的抗生素有较大的耐药性
6. [多选题]如果你怀疑腰椎神经根受侵犯,以下哪点支持你的诊断()
A. L2神经根,患者髋关节弯曲无力,小腿侧面感觉迟钝
B. L4神经根,患者前腿伸展无力,膝反射消失
C. L5神经根,患者不能背屈大脚趾,跟腱反射消失
D. S1神经根,患者脚底感觉消失,跟腱反射正常
7. [单选题]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最具特征性的是
A. 合并高血压
B. 微血管病变
C. 常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D. 周围动脉硬化-下肢坏疽
E. 脑血管病变
8. [单选题]下面对术后镇痛所致瘙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由阿片类药物引起,但机制不详
B. 皮肤瘙痒部位多集中在前胸、上肢、面部,皮肤外观正常
C. 皮肤瘙痒部位多集中在前胸、上肢、面部,皮肤发红、皮温高、久之可见皮疹
D. 治疗可改连续输注用药为单次给药模式;如果瘙痒严重,或改变模式无效,可加用纳洛酮、氟哌利多、组胺拮抗剂
E. 各种治疗无效时,需改用其他镇痛药物
9. [单选题]女,30岁,右肘外侧痛2个月,用力握拳或拧毛巾时疼痛加重,右肘外侧局限性压痛,Mills征阳性,该患者最适合接受的治疗是( )。
A. 桡骨茎突注射
B. 肱骨外上髁注射
C. 肱二头肌腱鞘注射
D. 肱骨内上髁注射
E. 尺骨茎突远端注射
10. [单选题]以下何种情况提示患者的功能可能得到改善并且可以回归工作()
A. 被动修复过程(repair process)与生物行为学过程相匹配
B. 干预过程与认知治疗相匹配
C. 主动修复过程(repair process)结合认知治疗
D. 补充药物治疗结合认知治疗
E. 阿片药物治疗结合轻度的恢复工作计划
11. [单选题]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表现为
A. 呛咳、吞咽困难,咀嚼、呼吸无力,发音障碍,表现为真假球麻痹并存
B. 呛咳、吞咽困难,发音障碍,但咀嚼、呼吸有力,表现为真假球麻痹并存
C. 40岁以后发病,男多于女;隐袭起病,慢性进行性病程,以肌无力、肌萎缩和肌束震颤,病理征等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为主要表现,无感觉障碍,有典型神经源性改变肌电图
D. 慢性进行性病程,以肌无力、肌萎缩和上运动神经元受累为主要表现
E. 慢性进行性病程,以肌无力、肌萎缩和下运动神经元受累为主要表现
12. [单选题]以下各项不正确的是()
A. 阴部神经来源于双侧S2、S3和S4神经根
B. 对于来源于子宫和宫颈的感觉传入,双侧下腹下神经去毁损术与腰段硬膜外阻滞的效果相同
C. 许多处女膜神经病变的患者非常情绪化且对病痛怨言颇多,以至于无法进行盆腔检查
D. 交感神经性骨盆综合征患者均有骨盆深部疼痛,这种疼痛与体检时可触及的腹壁或者肌肉压痛点无关
E. 髂腹股沟和髂腹下神经病很少与下腹壁区域的外科手术有关
13. [单选题]关于疼痛的评估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来自患者本人诉说的疼痛是可靠而有效的测量
B. 疼痛的测量是指应用某些测量标准对疼痛的强度进行测量
C. 通过评估和测量,可以客观地得到患者的疼痛程度
D. 疼痛的评估包括对全过程中不同因素相互作用的测量
E. 临床工作中以VAS、MPQ和PBS最为常用
14. [单选题]腕管综合征是因为下列哪项在腕管内受压所致
A. 尺神经
B. 尺动脉
C. 桡神经
D. 桡动脉
E. 正中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