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妇幼保健医学中级冲刺密卷案例分析题正确答案(12.28)相关信息,更多2024妇幼保健医学中级冲刺密卷案例分析题正确答案(12.28)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以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为例,有关枕先露分娩,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衔接 
  B. 下降 
  C. 内旋转 
  D. 仰伸 
  E. 复位及内旋转 
 
2. [单选题]某医院发生一起重大医疗过失行为,造成患者冯某死亡,鉴定为一级医疗事故。冯父、冯妻、冯妹及堂兄、表弟等6人从外地赶来参加了医疗事故的处理。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院对参加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交通费、误工费和住宿费的损失赔偿人数不超过( )
  A. 二人 
  B. 三人 
  C. 四人 
  D. 五人 
  E. 六人 
 
3. [单选题]影响医患关系的最次要因素是( )
  A. 社会环境的因素 
  B. 医务人员的因素 
  C. 患者方面的因素 
  D. 医院管理的因素 
  E. 患者所在单位的因素 
 
4. [单选题]目前国际公认的评价医疗卫生综合效果和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包括
  A. 孕产妇死亡率 
  B. 6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C. 低体重儿发生率 
  D. 新生儿身高 
  E. 人均寿命 
 
5. [单选题]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不包括
  A. 倾听 
  B. 设身处地的理解 
  C. 解释 
  D. 临床化验 
  E. 作业和反馈 
 
6. [单选题]规范全世界精神科医生行为准则的是( )
  A. 《希波克拉底誓言》 
  B. 《赫尔辛基宣言》(declaration of helsinki) 
  C. 《纽伦堡法典(nuremberg code)》 
  D. 《纪念白求恩》(《 in memory of norman bethune 》) 
  E. 《夏威夷宣言》 
 
7. [单选题]对胎儿听力发育有影响的职业有害因素是
  A. X线 
  B. 噪声 
  C. 甲基汞 
  D. 铅 
  E. 一氧化碳 
 
8. [单选题]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趋向于( )
  A. 生产性 
  B. 盈利性 
  C. 公益性 
  D. 福利性 
  E. 以上答案均不对 
 
9. [单选题]人为的给予干预措施的流行病研究方法是( )
  A. 生态学研究 
  B. 现况调查 
  C. 病例对照研究 
  D. 队列研究 
  E. 试验研究 
 
10. [单选题]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医学中的心理行为问题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分支不包括
  A. 临床心理学 
  B. 心身医学 
  C. 行为医学 
  D. 精神病学 
  E. 健康心理学 
 
11. [单选题]人体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发育模式可分为
  A. 一般型、神经系统型、淋巴系统型、生殖系统型 
  B. 神经系统型、呼吸系统型、淋巴系统型、生殖系统型 
  C. 神经系统型、呼吸系统型、消化系统型、生殖系统型 
  D. 神经系统型、呼吸系统型、淋巴系统型、循环系统型 
  E. 神经系统型、呼吸系统型、消化系统型、循环系统型 
 
12. [单选题]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第1户,随后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户的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A. 分层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简单抽样 
  E. 多级抽样 
 
13. [单选题]用某年全市的出生数和婴儿死亡数计算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这种方法属于( )
  A. 参数估计 
  B. 抽样研究 
  C. 统计描述 
  D. 统计推断 
  E.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14. [单选题]产褥期是指
  A. 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 
  B. 产妇全身各器官除子宫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 
  C. 产妇全身各器官除阴道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 
  D. 产妇全身各器官除外阴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 
  E. 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会阴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 
 
15. [单选题]围生保健是指
  A. 围生期内的保健 
  B. 从孕13周开始到产后42天的保健 
  C. 从妊娠20周开始的孕期保健 
  D. 至少包括孕前、孕期、产时及产褥等各期的保健 
  E. 从妊娠28周到产后42天的保健 
 
16.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那些人员?
  A. 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药剂、医技人员 
  B. 医疗机构的医护及后勤人员 
  C. 医疗机构的管理、财务、后勤等人员 
  D. 药学技术人员 
  E. 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