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卫生资格超声医学技术卫生正高高级职称智能每日一练(05月16日)相关信息,更多2024卫生资格超声医学技术卫生正高高级职称智能每日一练(05月16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多选题]关于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正常超声表现,叙述正确的有
A. 正常腹主动脉近心段舒张期血流有一定程度的正向血流,而远心段舒张早期存在反向波
B. 禁食时,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频谱为低阻型
C. 禁食时,腹腔动脉血流为低阻的二相波形,具有较高的舒张期血流
D. 成人肾动脉内径4~7 mm,峰值流速<150 cm/s
E. 正常肾动脉血流频谱为低阻型,收缩早期频谱上升陡直,而后缓慢下降
2. [多选题]内脏声像图描述的内容包括 ( )
A. 外观表述
B. 外形和大小
C. 内部回声和肿物性质
D. 脏器位置和毗邻关系
E. 血供情况
3. [多选题]聚焦超声的特点是
A. 声束形态在聚焦区较粗
B. 声束形态在聚焦区较细
C. 声束形态在聚焦区的远区、近区均较粗,呈长喇叭形
D. 探头的频率会影响声波的穿透力和分辨力
E. 由于是聚焦超声,故探头频率不会影响穿透力和分辨力
4. [多选题]需要与右心房血栓鉴别的疾病有
A. 右心房黏液瘤
B. 右心房转移瘤
C. 右心房横纹肌瘤
D. 右心房肉瘤
E. 房间隔瘤
5. [多选题]前列腺增生的后尿道超声改变有
A. 尿道内口移位:前移、后移或上移
B. 后尿道延长超过3 cm
C. 后尿道曲度改变
D. 排尿期后尿道呈漏斗样改变
E. 排尿期尿道腔变细、不规则状或局部有隆起
6. [多选题]增大脉冲波多普勒检查测深度的错误方法是(选择三项)
A. 提高发射超声脉冲重复频率
B. 增大超声入射角(Cos)
C. 提高超声频率
D. 降低发射超声脉冲重复频率
E. 降低超声频率
7. [多选题]几何形体对流速剖面的影响有
A. 入口效应:当血液流经横截面积突然变小处,会产生汇聚作用,形成汇聚形的血流截面。在生理状态下见于动脉分支血流,在病理情况下见于狭窄性病变处
B. 出口效应:当血液流经一个横截面积突然扩大处,会产生扩散现象,形成扩散形的血流截面。在生理情况下见于小静脉回流入大静脉,在病理情况下见于血流在通过狭窄口、瓣口和分流通道处
C. 弯曲血管:空间血流方向和速度分布沿弯曲管道不断发生改变,产生扭曲
D. 湍流:在Re>Rec的情况下,一般为湍流
E. 在心血管系统中,狭窄及关闭不全的瓣口、心内异常分流常发生湍流
8. [多选题]在心动周期中完成心内血液循环的关键因素有
A. 各相通心腔间存在的压差
B. 瓣膜的单向血流导向作用
C. 心肌收缩力的差异
D. 心肌舒张性能的差异
E. 心电传导序列
9. [多选题]M型组织多普勒成像的观察内容包括
A. 定量测量心肌质量
B. 定量测量心肌运动速度
C. 跨壁心肌运动速度梯度
D. 心肌运动速度
E. 心肌运动方向
10. [多选题]影响心排血量的因素包括
A. 心率
B. 前负荷
C. 后负荷
D. 心肌收缩力
E. 心肌质量
11. [多选题]关于心脏内静脉回流,叙述正确的有
A. 心最小静脉直接从心壁内开口于心腔
B. 心浅静脉起自右心室前壁,跨过冠状沟直接开口于右心房
C. 借冠状窦汇集后,开口于右心房
D. 借冠状窦汇集后,入心前与上腔静脉汇合,共同注入右心房
E. 位于心壁内的小静脉有静脉瓣
12. [多选题]关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叙述正确的有
A. 醛固酮瘤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最多的一种类型
B. 主要症状(main symptoms)为高血压、肌无力或麻痹、多尿
C. 血钾低,尿钾高,晚期出现多尿
D. 血压升高,波动较明显
E. 腺瘤直径大都在1 cm左右
13. [多选题]关于左侧三房心的超声表现,叙述正确的有
A. 四腔心切面,左心房隔膜横跨左心房腔将左心房分为2个腔
B. 与肺静脉入口相连的为副房腔,与左房室瓣和左心室相连的为真房腔
C. 隔膜回声距左房室瓣环较近
D. 隔膜回声均有孔口
E. 多合并房间隔缺损
14. [多选题]关于三维超声成像,叙述错误的有
A. 增加对肝小肿瘤诊断的敏感性
B. 增加妊娠早期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敏感性
C. 通过透明成像模式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D. 更直观地显示胎儿肢体或神经管畸形
E. 增加超声成像的时间分辨力
15. [多选题]经食管超声在房间隔缺损诊断中主要应用于
A. 经胸超声检查图像不清晰者
B. 可以清晰显示房间隔缺损断端与上、下腔静脉、冠状静脉窦的关系,有助于(helpful to)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式的选择
C. 对卵圆孔未闭的诊断较经胸检查敏感
D. 可以提高小房间隔缺损的诊断准确率
E. 用于合并肺动脉狭窄的诊断
16. [多选题]超声显示甲状腺与颈前肌界限不清,最常见于
A. 亚急性甲状腺炎
B. 单纯性甲状腺肿
C. 结节性甲状腺肿
D. 甲状腺腺瘤
E. 甲状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