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2024卫生心电学技术副高医学职称冲刺密卷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12.18)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4-12-18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300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卫生心电学技术副高医学职称冲刺密卷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12.18)相关信息,更多2024卫生心电学技术副高医学职称冲刺密卷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12.18)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生理性起搏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指保持房室同步功能或按机体需要而改变起搏频率的一种起搏方式
B. 频率应答、睡眠频率、双心室起搏等功能属于生理性起搏
C. 右室心尖部起搏用于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属于一种生理起搏模式
D. VVI起搏属于非生理性起搏模式
E. 可有效减少竞争性起搏,预防起搏器综合征的发生


2. [单选题]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心肌通常

A. 已发生坏死
B. 已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C. 仍为可逆性损伤
D. 已发生淀粉样变性
E. 已纤维化


3. [单选题]心律失常分析的内容不包括

A. 基本节律分析
B. 心房波分析
C. 心室波分析
D. 分析P波与QRS波群的关系
E. 分析U波


4. [单选题]识别Koch三角的临床意义是

A. 手术中可用来指示房室结的位置
B. 室性期前收缩的好发部位
C. 该三角的尖部对着肌性室间隔
D. 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E. 室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5. [单选题]心脏重度增大是指心胸比率

A. 心脏宽径与胸廓横径之比
B. 心脏长径与胸廓横径之比
C. 心脏横径与胸廓横径之比
D. ≥0.51
E. ≥0.61


6. [单选题]关于先天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主要由编码心肌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
B. 长QT间期主要是由抗心律失常药(anti-arrhythmia agents)、电解质紊乱引起
C. 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延长
D. 可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E. 可发生晕厥和心脏性猝死


7. [单选题]窦性P波的组成

A. 前半部代表窦房结除极,后半部代表心房除极
B. 前半部代表心房除极,后半部代表心房复极
C. 前半部代表窦房结除极,后半部代表右心房除极
D. 前半部代表左心房除极,后半部代表右心房除极
E. 前半部代表右心房除极,后半部代表左心房除极


8. [单选题]关于左、右手电极反接心电图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降低
B. 胸导联S波振幅逐渐降低
C. Ⅰ导联和aVL导联的P波、QRS波群和T波颠倒
D. aVF导联图形不变
E. Ⅱ与Ⅲ导联图形互换


9. [单选题]关于房性期前收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提前出现的异位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B. P′R间期>0.12s
C. 异位P′波后继以正常或变异的QRS波群
D. 异位P′波后应有QRS-T波
E. 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10. [单选题]动态心电图检查(electrocardiographic examination),要求患者记录日志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 了解患者不适症状与动态心电图改变的关系
B. 了解患者日常活动情况与动态心电图改变的关系
C. 了解心律失常昼夜变化规律与患者生活习性的关系
D. 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
E. 了解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与患者活动状态的关系


11. [单选题]窦房结由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最重要的细胞是

A. 起搏细胞
B. 普通心肌细胞
C. 普肯耶细胞
D. 移行细胞
E. 传导纤维


12. [单选题]低钾血症的心电图表现不包括

A. P波振幅增高
B. PR间期延长
C. T波振幅增高
D. ST段压低
E. QT-U间期延长


13. [多选题]头晕、乏力、晕厥常见于

A. 室早
B. 房室传导阻滞
C. 预激综合征
D. 房早
E. 病窦综合征


14. [单选题]心电图纸速为25mm/s时,每毫米横向间距相当于

A. 0.01s
B. 0.02s
C. 0.04s
D. 0.05s
E. 0.10s


15. [单选题]以下为可能引起基线漂移的原因,但应除外

A. 呼吸急促或呼吸活动度过大
B. 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
C. 仪器老化
D. 记录纸接触不良
E. 导联线插头接触不良


16. [单选题]患者女性,46岁,胸闷、胸痛2月余,无明显诱因。相关心血管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运动试验检查过程中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约1~4次/分,未见ST-T异常改变。运动试验结果应判断为

A. 阴性
B. 阳性
C. 不能评价
D. 可疑阳性
E. 假阴性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j74onw.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