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正确答案:C。A.主要作用是防止结核菌感染 B.主要预防感染后发生肺结核病 C.主要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粟粒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 D.因是活菌苗,不提倡过早接种 E.1ml,于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 更多疾病控制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有关卡介苗接种(bcg vaccination)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作用是防止结核菌感染 
  B. 主要预防感染后发生肺结核病 
  C. 主要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粟粒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 
  D. 因是活菌苗,不提倡过早接种 
  E. 1ml,于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 
 
2. [单选题]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10、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
  A. 5 
  B. 5.5 
  C. 6 
  D. 10 
  E. 12 
 
3. [多选题]乙型脑炎病毒描述正确的是
  A. 属虫媒病毒(arbovirus) 
  B. 其基因组结构为单股DNA 
  C. 该病毒引起的乙脑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D. 病毒抗原稳定 
  E. 为嗜神经病毒 
 
4. [单选题]对一种疾病的病因的某种可疑因素进行病因学研究时,可采用描述性方法或实验性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区别是,在实验性调查研究中
  A. 实验组与对照组(control group)的样本大小相等 
  B. 这种研究是前瞻性的 
  C. 实验组与对照组(control group)总是一致的 
  D. 由研究者决定哪一组暴露于可疑因素,哪一组作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 
  E. 使用对照的方法 
 
5. [单选题]根据疾病监测的定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疾病监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B. 疾病监测用来确定病因 
  C. 疾病监测应对某病传播的可能性予以监测 
  D. 疾病监测的目的是预防和控制疾病流行 
  E. 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 
 
6.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有
  A. 诊断水平提高 
  B. 病死率降低 
  C. 发病率增高 
  D. 报告率提高 
  E. 病程延长 
 
7. [单选题]女性,34岁。8岁时在左上臂三角肌处接种卡介苗(bcg vaccination),接种后3d接种处出现溃疡,伴脓性分泌物,范围逐渐扩大。接种后第4年和第13年2次皮肤活检,均证实为皮肤结核,临床诊断为寻常狼疮。此病人的处理方案是
  A. 口服异烟肼 
  B. 注射链霉素 
  C. 口服异烟肼+丙硫异烟肼+苯丙砜 
  D. 口服对氨基水杨酸 
  E. 中药治疗 
 
8. [单选题]构成比的重要特点是各构成部分的总和为
  A. >100% 
  B. =100% 
  C. <100% 
  D. =0 
  E. 随资料不同而变化 
 
9. [单选题]用数量的变化来估计疾病流行的强度常用的术语有
  A. 个例群组超国界 
  B. 少数续发大量 
  C. 散发暴发流行 
  D. 散在显著大流行 
  E. 零星聚散普遍 
 
10. [单选题]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检验结果
  A. 完全等价且F=t1/2 
  B. 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 
  C. t检验结果更准确 
  D. 完全等价且t=F1/2 
  E. 理论上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