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肿瘤内科学(副高)2023试题案例分析题答案(09.09)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9-09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86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肿瘤内科学(副高)2023试题案例分析题答案(09.09)相关信息,更多肿瘤内科学(副高)2023试题案例分析题答案(09.09)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医学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汗管瘤的好发部位为

A. 额头
B. 双上眼睑
C. 双下眼睑
D. 双面颊
E. 胸背部


2. [单选题]医学伦理学是

A. 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
B. 研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科学
C. 研究医务人员的医德意识和医德活动的科学
D. 研究科学道德或科学哲学的学科
E. 研究医疗人际关系的学科


3. [单选题]蔓状血管瘤主要由

A. 厚壁动脉构成
B. 厚壁静脉构成
C. 动脉和静脉共同组成
D. 静脉和毛细血管共同组成
E. 网状毛细血管构成


4. [多选题]肠结核的常见并发症有( )

A. 肠梗阻
B. 急性肠穿孔
C. 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
D. 肠出血
E. 肠粘连


5. [单选题]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的肿瘤细胞为

A. 镜影细胞
B. 爆米花细胞
C. 多核瘤巨细胞
D. 陷窝细胞
E. 干尸细胞


6. [单选题]医师经注册后,应当按照以下注册的内容执业

A. 执业范围
B. 执业地点
C. 执业范围,执业类别
D. 执业范围,执业类别,医疗机构
E. 执业范围,执业类别,执业地点


7. [单选题]我国《药品管理法》的立法宗旨不包括

A. 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
B. 保证药品质量
C. 促进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的发展
D. 保障人体用药安全
E. 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


8. [单选题]医患交往是

A. 语言沟通
B. 非语言沟通
C. 技术水平沟通
D. 非技术水平沟通
E. 以上都正确


9. [单选题]席汉综合征和爱迪生(阿狄森)病

A. 血压降低
B. 发病年龄较小,女性常有男性化,肿瘤较大,腹部可扪及
C. 低钾性碱中毒
D. 易诱发甲亢危象
E. 年长后身体矮小


10. [单选题]国家提倡自愿献血的健康公民是

A. 16周岁至40周岁
B. 18周岁至28周岁
C. 18周岁至45周岁
D. 18周岁至55周岁
E. 18周岁至60周岁


11. [多选题]女性,74岁,持续性头晕、步态不稳6个月,其生命体征和神经检查正常,颈动脉造影显示左颈内动脉狭窄。下列哪些治疗方法在减少复发方面将有一定疗效

A. 尼莫地平
B. Ticlopidine(噻氯匹啶)
C. 脑复康
D.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E. 阿斯匹林


12. [单选题]可出现于结核、梅毒、麻风、异物反应等疾病的组织病理变化为

A. 表皮水肿
B. 微脓肿
C.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D. 肉芽肿
E. 棘层松解


13. [单选题]皮肤厚度约为

A. 0.5~2.5mm
B. 0.5~3.5mm
C. 0.5~4.0mm
D. 1.0~3.5mm
E. 1.0~4.0mm


14. [单选题]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医疗事故是指

A. 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
B. 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
C. 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以及病程延长
D. 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以及病程延长和痛苦增加
E. 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以及病程延长、痛苦增加和费用增加


15. [单选题]《执业医师法》(the licensed physician law)规定,卫生行政部门(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对医师的一些医疗行为可以予以警告或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下列各项在<执业医师法》中没有规定的是

A. 未经患者或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试验性临床治疗的
B. 因态度恶劣与患者发生医疗纠纷的
C. 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D. 泄漏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
E. 未按规定给患者使用麻醉药品


16. [单选题]应用制酸剂治疗消化性溃疡时,每次服药时间宜在

A. 清晨及每餐后2小时
B. 每餐后1小时及睡前
C. 每餐前1小时及睡前
D. 每餐后2小时及睡前
E. 清晨及每餐前1小时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jwd2vw.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