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微生物检验技术(师)医学(初级)2023精编在线题库(02月23日)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2-23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21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微生物检验技术(师)医学(初级)2023精编在线题库(02月23日)相关信息,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师)医学(初级)2023精编在线题库(02月23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规定的情节较严重,可以处

A. 单位自备水源未经批准与城镇供水系统连接的
B. 造成甲类传染病、艾滋病、肺炭疽传播危险的
C. 造成除艾滋病、肺炭疽之外的乙、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D. 造成传染病菌(毒)种扩散的
E. 造成病人残疾、死亡的


2. [单选题]可提取出琼脂糖的微生物是

A. 海藻
B. 海带
C. 海参
D. 珊瑚
E. 海蛰


3. [单选题]慢性志贺菌感染的病程一般在多长时间以上

A. 2周
B. 2个月
C. 7周
D. 1个月
E. 6周


4. [单选题]下面关于细菌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细菌细胞内形成,又称内芽胞
B. 保存有细菌的全部生命活性
C. 在适宜条件下可发芽形成新的繁殖体
D. 芽胞是细菌适应环境变化(adaption environment change)的特殊存活形式
E. 芽胞本身可直接引起疾病


5. [单选题]除菌用陶瓷布氏漏斗为哪种

A. G3
B. G5
C. G7
D. G4
E. G6


6. [单选题]关于高压蒸汽灭菌器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高压前,在灭菌器内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B. 接通电源后应先将灭菌器内冷空气排尽
C. 接通电源后,为防止箱内压力不够,不可打开通气阀排气
D. 关闭电源后待压力自然降到“0”时,再打开灭菌器盖
E. 灭菌器内物品温度降到50~60℃时,方可取出


7. [单选题]不属于链球菌产生的酶是

A. 透明质酸酶
B. 血浆凝固酶
C. 链激酶
D. 链道酶
E. 尿素酶


8. [单选题]眼部化妆品及口唇等黏膜用化妆品以及婴儿和儿童用化妆品细菌总数不得大于

A. 100CFU/ml或100CFU/g
B. 200CFU/ml或200CFU/g
C. 300CFU/ml或300CFU/g
D. 400CFU/ml或400CFU/g
E. 500CFU/ml或500CFU/g


9. [单选题]关于结核杆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产生外毒素
B. 可产生内毒素
C. 可产生侵袭性酶
D. 有荚膜
E. 无鞭毛


10. [单选题]梅毒螺旋体属于( )。

A. 疏螺旋体
B. 密螺旋体
C. 钩端螺旋体
D. 雅思螺旋体
E. 其他


11. [单选题]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主要为

A. 核酸、蛋白质和脂多糖
B. 核酸和蛋白质
C. 类脂质、脂多糖、核酸和蛋白质
D. 无机盐、核酸和蛋白质
E. 类脂质、核酸和蛋白质


12. [单选题]相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 )。

A. 利用光的干涉现象(interference phenomenon),将光的相位差转变为人眼可以察觉的振幅差,从而使原来透明的物体表面表现出明显的明暗差异
B. 利用光的衍射现象,将光的相位差转变为人眼可以察觉的振幅差,从而使原来透明的物体表面表现出明显的明暗差异
C. 利用光的透射现象,将光的相位差转变为人眼可以察觉的振幅差,从而使原来透明的物体表面表现出明显的明暗差异
D. 利用光的干涉现象(interference phenomenon),将光的振幅差转变为人眼可以察觉的相位差,从而使原来透明的物体表面表现出明显的明暗差异
E. 利用光的折射现象,将光的振幅差转变为人眼可以察觉的相位差,从而使原来透明的物体表面表现出明显的明暗差异


13. [单选题]乙型脑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的特征是

A. 出血
B. 休克
C. 高热,狂暴或沉郁等神经症状
D. 腹泻
E. 循环衰竭


14. [单选题]根据生物安全柜的正面气流速度、送风、排风方式,将生物安全柜分为( )。

A. Ⅰ级
B. Ⅰ级、Ⅱ级
C. Ⅰ级、Ⅱ级、Ⅲ级
D. 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E. 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


15. [单选题]组织培养中,进行细胞纯化时可以采用

A. 细胞克隆技术(cell cloning techniques)
B. 细胞筛选技术
C. 细胞蚀斑技术
D. 有限稀释法
E. 无限稀释法


16. [单选题]细菌的个体生长繁殖一般为

A. 简单的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
B. 简单的二分裂方式、有性繁殖
C. 多分裂式,有性繁殖;
D. 多分裂式,无性繁殖
E. 部分有性繁殖,部分无性繁殖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k3mn23.html
    延伸阅读
    考试资料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