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轮状病毒感染后主要侵犯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2-10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316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D。A.十二指肠 B.回肠 C.升结肠 D.空肠 E.乙状结肠 更多疾病控制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轮状病毒感染后主要侵犯

A. 十二指肠
B. 回肠
C. 升结肠
D. 空肠
E. 乙状结肠(sigmoid)


2.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病例对照的定义和内涵

A. 选择患有某病和未患有某病的人群为研究对象
B. 调查病例组与对照组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
C. 分析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和暴露人群等指标
D. 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
E. 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


3. [单选题]寄生物是指

A. 两种共栖生物中的任何一方
B. 两种共栖生物中受益的一方
C. 两种互利共生生物(symbiont)中的任何一方
D. 两种互利共生生物(symbiont)中受益的一方
E. 寄生关系的两种生物中受益的一方


4. [单选题]对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研究表述错误的是

A.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一般与饮食因素无关
B. 吸烟可以引起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C. 过量饮酒与肝脏疾患、心血管疾病有关
D. 胃癌、肝癌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
E.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往往是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


5. [单选题]对于孕妇、乳母,其体内摄入氮与排出氮之间的关系为

A. I=(U+F+S)
B. I>(U+F+S)
C. I<(U+F+S)
D. 正相关
E. 负相关


6. [单选题]对高危人群的预防策略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和合理膳食结构的健康教育与健康刺激属于初级预防策略
B. 在40岁以上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定期测量血压,检测血脂属于二级预防
C. 针对慢性病病人进行的治疗属于三级预防策略
D. 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进行的治疗不属于预防策略
E. 通过改变高危人群的生活方式可以防止大部分的冠心病


7. [单选题]我国在何时何地首先发现大批艾滋病感染者(patients infected hiv),标志着艾滋病流行进入局部流行期

A. 1981年,广东
B. 1981年,云南
C. 1985年,广东
D. 1989年,云南
E. 1985年,广西


8. [单选题]男性,12岁,复种乙型脑炎灭活疫苗0.5ml后2d,开始发热,周身不适,轻微头痛,双下肢可见较密集突出于皮肤的淡红色丘疹,有痒感,持续2d,皮疹逐渐消退,眼睑及下肢开始水肿,并相继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腰痛、血尿等症状。血压:19.95/11.97kPa,尿常规:蛋白(++),红细胞20~30/HPF,白细胞5~8/HPF,未见管型。本病的病理变化是属于

A. 第Ⅰ型变态反应
B. 第Ⅱ型变态反应
C. 第Ⅳ型变态反应
D. 第Ⅲ型变态反应
E. 过敏反应


9. [单选题]随机选择5岁组儿童100名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试验,观察了8年,结果表明(the results showed that)有70%的免疫接种者未患所研究的疾病。对此研究,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该疫苗有效,因为有70%的儿童未患此疾病
B. 该疫苗无效,因为有30%的儿童患了此疾病
C. 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
D. 不能下结论,因为观察时间不够长
E. 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


10. [单选题]对一种疾病的病因的某种可疑因素进行病因学研究时,可采用描述性方法或实验性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区别是,在实验性调查研究中

A.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样本大小相等
B. 这种研究是前瞻性的
C. 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是一致的
D. 由研究者决定哪一组暴露于可疑因素,哪一组作为对照组
E. 使用对照的方法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kov9j.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