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妇产科副高模拟试卷181相关信息,更多2024妇产科副高模拟试卷181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临床B型超声用来判断胎儿大小的径线是
  A. 双顶径 
  B. 枕额径 
  C. 枕颏径 
  D. 右斜径 
  E. 枕下前囟径 
 
2. [单选题]关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下列哪项最有益于诊断
  A. 局部以1%甲苯胺蓝涂病变区 
  B. 外阴多点活检 
  C. 细胞涂片检查 
  D. 阴道镜检查 
  E. 脱落细胞学检查 
 
3. [多选题]有关卵巢黄素化囊肿,错误的描述有
  A. 由于大量HCG刺激卵巢卵泡内膜细胞发生黄素化而形成 
  B. 常为单侧,切面多房 
  C. 囊肿壁薄,囊液粘稠 
  D. 大部分部分性葡萄胎伴黄素化囊肿 
  E. 常在水泡状胎块清除后马上消失 
 
4. [单选题]35岁已婚妇女,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除术。因一侧卵巢为良性囊性畸胎瘤予以切除,另一侧卵巢外观正常予以保留。估计符合实际情况(actual situation)的是
  A. 将来发生卵巢良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 
  B. 将来发生卵巢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 
  C. 因子宫动脉卵巢支被切断,保留的卵巢内分泌功能将在短时间内衰退 
  D. 因保留一侧卵巢可出现排卵型月经周期 
  E. 以上都不是 
 
5. [单选题]羊水栓塞的抢救原则不包括
  A. 抗循环衰竭 
  B. 抗呼吸衰竭 
  C. 纠正DIC及继发纤溶 
  D. 抗过敏治疗(antiallergic-therapy) 
  E. 加强宫缩 
 
6. [单选题]关于排卵前LH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其值小于FSH峰值 
  B. 促排卵周期中不产生 
  C. 由于雌二醇急剧升高诱发 
  D. 促使颗粒细胞大量生成睾酮 
  E. 诱发排卵后立即发生 
 
7. [单选题]有关脐带先露和脐带脱垂,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A. 脐带位于先露的前方或一侧,胎膜未破时为脐带脱垂 
  B. 胎头衔接不良,不易发生脐带脱垂 
  C. 胎膜已破,脐带脱出于先露之下为脐带先露 
  D. 脐带脱垂又称隐性脐带脱垂 
  E. 脐带脱垂的原因有头盆不称、胎位异常 
 
8. [单选题]社区医院最后一次访视时间为产后
  A. 14日 
  B. 28日 
  C. 42日 
  D. 7日 
  E. 21日 
 
9. [单选题]关于扩容疗法错误的是
  A. 适用于全身水肿的重度妊高征者 
  B. 常用扩容药物有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 
  C. 扩容后可改善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 
  D. 扩容增加心脏负担,可发生肺水肿,心力衰竭 
  E. 贫血、电解质紊乱时慎重选择扩容剂 
 
10. [单选题]不是Ⅲ度胎盘早剥临床表现的是
  A. 恶心、呕吐、出冷汗 
  B. 多量阴道流血 
  C. 胎位扪不清,胎心听不清 
  D. 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 
  E. 子宫呈板状硬,有压痛 
 
11. [单选题]浆液性囊腺瘤占良性卵巢肿瘤的( )
  A. 20% 
  B. 10% 
  C. 25% 
  D. 15% 
  E. 30% 
 
12. [单选题]测得孕妇坐骨结节间径7cm,出口后矢状径7cm,现妊娠39周,宫口开大2cm,正确的分娩方式应是
  A. 自然分娩 
  B. 会阴侧切自然分娩 
  C. 产钳术 
  D. 胎头吸引术 
  E. 剖宫产术 
 
13. [单选题]女,28岁,婚后2年,未避孕,有过正常性生活,与丈夫两地分居,至今未孕,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相对不孕 
  B. 原发不孕 
  C. 继发不孕 
  D. 绝对不孕 
  E. 以上都不是 
 
14. [单选题]孕妇35岁,第二胎,妊娠21周,做家务后感胸闷气短,近一周夜间经常咳嗽咳痰,不能平卧,体检:心率120次/分,心界向左扩大,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双肺底闻小水泡音,双下肢水肿(+),最适宜的处理是
  A. 加强产前监护 
  B. 限制食盐摄入 
  C. 立即终止妊娠 
  D. 控制心衰继续妊娠 
  E. 控制心衰后终止妊娠 
 
15. [单选题]关于VVC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取少量分泌物放于盛有10% KOH的玻片上,混匀后在显微镜下找到芽胞和假菌丝可确诊 
  B. 确诊需要进行真菌培养 
  C. 口服斯皮仁诺治疗有效 
  D. 局部用碱性液冲洗后可选用制霉菌素、硝酸咪康唑 
  E. 可感染新生儿 
 
16. [单选题]下列关于正常枕先露分娩机转顺序,正确的是
  A. 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 
  B. 衔接→俯屈→下降→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 
  C. 衔接→下降→内旋转→俯屈→仰伸→复位及外旋转 
  D. 下降→俯屈→衔接→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 
  E. 下降→衔接→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