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重症医学职称副高2024易混易错每日一练(03月27日)相关信息,更多重症医学职称副高2024易混易错每日一练(03月27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和统率作用的是( )
  A. 正经 
  B. 奇经 
  C. 经别 
  D. 浮络 
  E. 别络 
 
2. [单选题]最严重的急性高原病是( )
  A. 高原心脏病 
  B. 高原脑水肿 
  C. 急性高原反应 
  D. 高原肺水肿 
  E.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3. [多选题]根据五行相生关系确立的治法为( )
  A. 肝旺泻心 
  B. 滋水涵木 
  C. 培土生金 
  D. 佐金平木 
  E. 益火补土 
 
4. [单选题]关于橡皮止血带止血法,错误的是
  A. 止血带不直接扎在肢体上 
  B. 松紧度以伤口不再出血为度 
  C. 结扎时间不超过2小时 
  D. 使用止血带后应有明显的标志 
  E. 适用于四肢出血 
 
5. [单选题]急性重症胰腺炎时,淀粉酶持续升高,主要表现为:
  A. 有并发症可能 
  B. 病情稳定 
  C. 病情好转 
  D. 转为慢性 
  E. 可以排除并发症的可能 
 
6.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无创机械通气的禁忌证
  A. 呼吸微弱或停止,无力排痰 
  B. 上气道或颌面部损伤、术后、畸形 
  C. 未经引流的气胸或纵隔气肿 
  D. 心源性肺水肿(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E. 严重腹胀 
 
7. [单选题]以间歇的PEEP释放对肺泡通气提供机械辅助的通气模式是
  A. BIPAP 
  B. SIMV 
  C. PSV 
  D. PRV 
  E. CPAP 
 
8. [单选题]心肾阴虚型胸痹,宜选用( )
  A. 血府逐瘀汤 
  B. 左归饮 
  C. 右归饮 
  D. 补阳还五汤 
  E. 八珍汤 
 
9. [单选题]患者,男性,83岁。在医院排队时突发意识丧失倒地,随后四肢抽搐,面色发绀,医务人员发现检查后,立即予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artificial respiration),并启动医疗急救系统,3分钟后取得除颤仪,监护示心室颤动,予360J单相电除颤,继续胸外心脏按压,恢复窦性心律,转至急诊室,瞳孔散大,昏迷,并予低温脑保护、甘露醇脱水,6小时后患者神志转清。针对此患者的一系列急救过程,称之为
  A. 心肺复苏 
  B. 心肺脑复苏 
  C. 液体复苏 
  D. 脑复苏 
  E. 心脑复苏 
 
10. [单选题]患者男性,65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1周入院。心电图示:心率42次∕分,P波与QRS波无关,P波多于QRS波,QRS波0.14秒,以下治疗方案中最佳的是
  A. 洋地黄+异丙肾上腺素 
  B. 洋地黄+阿托品 
  C. 洋地黄+心脏起搏器 
  D. 洋地黄+多巴胺 
  E. 洋地黄+利尿剂+硝普钠 
 
11. [单选题]患者女性,76岁,活动时胸闷、胸痛3年余,加重1小时入院。查体:BP110∕70mmHg,P70次∕分,R18次∕分,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心肌酶谱升高,心电图示:Ⅱ、Ⅲ、aVF、rV4导联Q波形成,ST段抬高。住院期间患者心率出现变化,减慢为40次∕分,P波多于QRS波,P波与QRS波无关,QRS波0.16秒,应采取的治疗为
  A. 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 
  B. 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 
  C. 阿托品 
  D. 多巴胺 
  E. 异丙肾上腺素 
 
12. [单选题]全血减少伴脾脏肿大,一般不考虑
  A. 骨髓异常增生征 
  B. 脾功能亢进 
  C. 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D. 恶性组织细胞病 
  E. 骨髓纤维化 
 
13. [单选题]患者面赤舌红,尤其舌尖深红起刺,脉数,是因为( )
  A. 肝火过旺 
  B. 肾火过旺 
  C. 心火过旺 
  D. 胆火过旺 
  E. 肺火过旺 
 
14. [单选题]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大量利尿后,每日补液量以多少为宜
  A. 每日补液3000~3500ml 
  B. 每日补液相当于尿量 
  C. 相当于每日排出尿量的1/3~1/2 
  D. 少于每日排出水分的1/2 
  E. 多于每日排出尿量的1/2 
 
15.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机体死亡的标志
  A. 心跳、呼吸停止 
  B. 脑死亡 
  C. 出现尸斑、尸僵 
  D. 瞳孔散大、光反射减弱 
  E. 各种反射完全消失 
 
16. [单选题]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系统中指标不包括的是
  A. 氧合指数 
  B. 血清肌酐 
  C. 血清总胆红素 
  D. 血小板计数 
  E. 白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