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3卫生急诊医学中级资格实战模拟每日一练(04月07日)相关信息,更多2023卫生急诊医学中级资格实战模拟每日一练(04月07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不适当的是
  A. 补充血小板 
  B. 补充凝血因子 
  C. 应用抗凝药物 
  D. 禁用抗血小板药物 
  E. 可用血浆置换 
 
2. [单选题]不属于缩血管活性药的是 ( )
  A. 多巴胺 
  B. 东莨菪碱 
  C. 阿拉明 
  D. 新福林 
  E. 肾上腺素 
 
3. [单选题]女性,27岁,停经9周,阴道少量暗红色流血1日,无明显下腹疼痛。检查宫口闭,子宫增大如孕50日大小,B型超声检查提示宫内妊娠,胚胎相当于孕7周大小,未见心管搏动。本例应诊断为
  A. 先兆流产 
  B. 难免流产 
  C. 完全流产 
  D. 稽留流产 
  E. 正常妊娠 
 
4. [单选题]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咳吐粉红色泡沫痰,血压180/120mmHg,可作为首选治疗用药的是
  A. 利舍平 
  B. 卡托普利 
  C. 哌唑嗪 
  D. 硝普钠 
  E. 尼群地平 
 
5. [单选题]确诊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是( )
  A. 碳氧血红蛋白测定阳性 
  B. 血中氧分压降低(oxygen partial pressure) 
  C. 血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大于5% 
  D. 血液胆碱酯酶活性为正常的50% 
  E. 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增大 
 
6. [单选题]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变主要累及肾脏的部位是 ( )
  A. 肾小球 
  B. 肾小管 
  C. 肾间质 
  D. 肾集合管 
  E. 以上均不是 
 
7. [单选题]女性,24岁。临床诊断1型糖尿病,予胰岛素治疗后,患者经常于清晨3~4点出现手抖,大汗,饥饿感,自测血糖2.3mmol/L,空腹血糖11mmol/L。应注意采取的措施是
  A. 减少晚餐的热量 
  B. 增加睡前中效胰岛素用量 
  C. 加用双胍类药物 
  D. 减少睡前中效胰岛素用量 
  E. 后夜加餐 
 
8. [单选题]以下提示重症肌无力的辅助检查结果是
  A. 重复电刺激结果正常 
  B. 疲劳试验阴性 
  C.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D. AChR-Ab增高 
  E. 脑脊液蛋白升高 
 
9. [单选题]加压包扎止血适用于(suitable for)
  A. 没有骨关节损伤的前臂或小腿出血 
  B. 全身各部位,尤其用于四肢的止血 
  C. 深部伤口出血,如肌肉、骨端等 
  D. 加压包扎难以控制的肢体大出血 
  E. 损伤部位可视的破裂血管 
 
10. [单选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及生理盐水大量输液最常见的副作用是
  A. 脑水肿 
  B. 低血钠 
  C. 低血糖 
  D. 低血钙 
  E. 低血钾 
 
11. [单选题]男性,54岁。因肠梗阻入院,出现严重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中毒性休克。抢救患者首先应
  A. 液体复苏纠正休克的同时,解除肠梗阻 
  B. 补充碱性液体,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C. 补钾纠正低钾血症 
  D. 纠正脱水 
  E. 尽快解除肠梗阻 
 
12. [单选题]高钾血症的紧急救治措施中,不包括
  A. 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或溶液,注射钙剂以对抗钾离子的心脏毒性 
  B. 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每次15g,每日4次 
  C. 先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60~100ml,再继续静脉滴注100~200ml或25%葡萄糖溶液100~200ml,按每5g糖加入胰岛素1U,静脉滴注 
  D. 阿托品类药物的应用 
  E. 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13. [单选题]肾小管病变时,易出现( )
  A. 上皮细胞管型 
  B. 红细胞管型 
  C. 脓细胞管型 
  D. 颗粒管型 
  E. 蜡样管型 
 
14. [单选题]治疗癫痫持续状态,首选药物是( )
  A. 安定肌内注射 
  B. 水合氯醛灌肠 
  C. 安定静脉注射 
  D. 氯丙嗪肌内注射 
  E. 鲁米那肌内注射 
 
15. [单选题]患者男性,56岁,建筑工人,在高温闷热的夏天室外工作,近日出现全身乏力,继而体温升高,有时可达40℃以上,并出现皮肤干热,无汗、谵妄和抽搐,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呼吸浅速等表现,来急诊室就诊,考虑可能是热射病(中暑高热)。患者的病室应保持室温在
  A. 18~20℃ 
  B. 20~22℃ 
  C. 22~24℃ 
  D. 20~25℃ 
  E. 18~22℃ 
 
16. [单选题]患溶血性黄疸时尿中胆红素( )
  A. 阴性 
  B. 正常或稍增加 
  C. 增多 
  D. 轻度增多 
  E. 明显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