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伤于风者"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3-01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02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B。A.下先受之 B.上先受之 C.脏先受之 D.腑先受之 E.表先受之 更多中医眼科正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伤于风者"

A. 下先受之
B. 上先受之
C. 脏先受之
D. 腑先受之
E. 表先受之


2. [多选题]黄斑部具有以下生理特点

A. 位于视网膜正后极
B. 无血管
C. 是视锥细胞主要分布部位
D. 是视杆细胞(rod cell)主要分布部位
E. 是视力最敏锐之处


3. [单选题]湿浊蒙上,泌别失职证,其开窍方药应选用

A. 至宝丹
B. 安宫牛黄丸(an gong niu huang wan)
C. 玉枢丹
D. 苏合香丸
E. 清营汤


4. [多选题]《金匮要略》中,泻心汤的组成是( )

A. 大黄
B. 黄连
C. 黄芩
D. 黄柏
E. 地黄


5. [多选题]关于崩漏,叙述正确的是

A. 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
B. 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
C. 有关崩漏病证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D. “塞流、澄源、复旧”合称“治崩三法”
E. 崩漏病变涉及冲、任二脉及肝、脾、肾三脏,证候有虚有实


6. [单选题]太阳病下后、微恶寒、胸满、脉促,此时治疗当选用

A. 附子泻心汤
B.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C.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D. 葛根黄芩黄连汤
E. 麻杏石甘汤


7. [多选题]叶天士对温病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

A. 发展丰富了温病的诊断方法
B. 认为温病不能混称伤寒
C. 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D. 热病的治疗应以寒凉为主
E. 代表作(masterpiece)《温热论》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v1dvgd.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