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输血技术(师)2023每日一练(03月09日)相关信息,更多输血技术(师)2023每日一练(03月09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有种技术于1990年代初投入使用,能适应高通量的要求,已成为鉴定HLA基因的非常理想的方法。这种技术是下列哪一种( )。
  A. PCR-RFLP 
  B. PCR-SSOP 
  C. PCR-SBT 
  D. PCR-SSP 
  E. PCR-SSCP 
 
2. [单选题]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不同之处在于( )。
  A. 原核生物有TATAAT作为翻译起始序列,真核生物则是TATA 
  B. 真核生物无靠shine-Dalgarno序列使mRNA结合蛋白体 
  C.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使用不同的起始密码子 
  D. 真核生物帽子结合蛋白是翻译起始因子之一 
  E. 真核生物mRNA与核蛋白体小亚基蛋白rpS-1识别结合 
 
3. [单选题]为了必要时进行化验复查,输血完毕血袋应在临床科室保留( )。
  A. 2小时 
  B. 24小时 
  C. 2天 
  D. 1周 
  E. 2周 
 
4. [单选题]采血混匀秤质量控制,检查频率和质量标准分别是( )。
  A. 每月对每台采血混匀秤检查1次 
  B. 每台1次/月,混合频率15~20次/分,称重为实际重量(g)±1% 
  C. 每台2次/月,混合频率15~20次/分,称重为实际重量(g)±1% 
  D. 每台1次/月,混合频率20~30次/分,称重为实际重量(g)±1% 
  E. 每台1次/月,混合频率15~20次/分,称重为实际重量(g)±5% 
 
5. [单选题]HIV窗口期的特点
  A. 病毒迅速增殖 
  B. 病毒载量高 
  C. 复制出大量有感染力的病毒 
  D. 传播效率高 
  E. 以上都是 
 
6. [单选题]大量失血的定义是( )。
  A. 24小时内失血量大于患者的估计血容量 
  B. 3小时内失血量大于患者的1/3估计血容量 
  C. 失血量达到1000mL以上 
  D. 失血量达到1500mL以上 
  E. 失血量达到2000mL以上 
 
7. [单选题]普查运用于( )。
  A. 发病率低的疾病 
  B. 诊断手段复杂的疾病 
  C. 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 
  D. 发病率高或诊断手段简单、预后良好的疾病 
  E. 任何疾病 
 
8. [单选题]采血秤称量允许的误差为实际重量的
  A. ±1% 
  B. ±2% 
  C. ±3% 
  D. ±4% 
  E. ±5% 
 
9. [单选题]储存式自体输血患者的年龄要求在( )。
  A. 18~60周岁 
  B. 18~45周岁 
  C. 18~55周岁 
  D. 18~50周岁 
  E. 不受年龄限制 
 
10. [单选题]根据输血流程的特点,应分别对过程和产品进行质量控制,主要质量控制内容包括( )。
  A. 献血者健康检查 
  B. 原辅材料的质量控制 
  C. 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 
  D. 实验室质量控制 
  E. 以上各项均正确 
 
11. [单选题]嗜酸性粒细胞颗粒不产生( )。
  A.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B. 过敏性慢反应物质 
  C. 肝素 
  D. 水解酶和过氧化酶 
  E. 组胺 
 
12.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对血液标准和标准化的描述是不正确( )。
  A. 血液标准是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但血液的标准化工作与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无直接关系(directly related) 
  B. 血液标准化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其核心是血液标准 
  C. 血液标准的修订不属于血液标准化的工作 
  D. 血液标准的制定、发布和贯彻实施标准是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E. 血液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协会标准、地区标准和机构标准不同的级别 
 
13. [单选题]DNA复制过程中改变DNA超螺旋(dna supercoiling)状态、理顺DNA链的酶是( )。
  A. DnaA 
  B. DnaB 
  C. DnaC 
  D. DnaG 
  E. 拓扑异构酶 
 
14. [单选题]成熟红细胞内(erythrocyte intracellular)磷酸戊糖途径所生成的NADPH的主要功能是( )。
  A. 维持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正常水平 
  B. 合成膜上胆固醇 
  C. 提供能量 
  D. 促进脂肪合成 
  E. 作为供氢体 
 
15. [单选题]红细胞在正常人体血液循环中的平均寿命是多少时间( )。
  A. 10天左右 
  B. 60天 
  C. 120天 
  D. 80天 
  E. 30天 
 
16. [单选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何种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
  A. 高效快速 
  B. 直接报送 
  C. 属地管理 
  D. 保密 
  E. 分级报送